施余兵教授应邀出席2024年“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 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4-12-20 | 阅读数:2024年12月16日,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会议。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外交部条法司司长马新民,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海达尔,国际法院前副院长、约旦前首相哈苏奈作主旨发言。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国际法委员会委员法塔拉、戈麦斯,英国菲耶塔律所创始人菲耶塔等中外嘉宾分别致辞。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施余兵教授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在此次会议中,施余兵教授以《关于气候变化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系问题的反思》为题与与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施教授首先介绍了今年5月21日国际海洋法法庭发布的气候变化咨询意见报告,并针对该报告做出总体评价及提出问题。其次,针对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是海洋污染这一问题,施教授梳理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并根据条约解释、极其有限的国家实践以及条约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证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不属于海洋污染,或者可以被视为“有条件”的海洋污染。
针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解决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中的作用这一问题,施教授通过比较《巴黎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指出假设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不是海洋污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保护海洋环境免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方面仍可以发挥辅助和补充作用。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由于已经构建出一整套全面综合的监管框架,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方面理应处于基础和主导地位。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来自英国、荷兰、葡萄牙、冰岛、俄罗斯、秘鲁、约旦、尼加拉瓜、埃及等国以及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的法律制度”、“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的国家实践”、“国际海洋法热点问题”等议题开展讨论,从法律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现代与历史等角度广泛深入开展交流。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有关智库连续第二年举办从国际法层面反思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的国际盛会。中外与会嘉宾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场高规格、国际化、专业务实、开放包容的会议,国际影响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有助于推动各方共同探索国际海洋争端的解决之道,共同致力于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文/张思佳
图/华阳海洋研究中心
审核/施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