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余兵教授应邀出席2022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

作者: 陈美诗| 发布时间: 2022-11-07 | 阅读数:

2022年11月3-4日,由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南海研究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中美研究中心(美国)等单位协办的2022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下称“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前政要、外国驻华使馆高级官员、国际组织及涉海部门代表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出席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视频致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秘书长刘振民、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兼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中国驻东盟特命全权大使邓锡军、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尔·洛奇发表视频演讲。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光辉、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杨仁火作开幕式致辞。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致欢迎辞。我院施余兵教授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在发言中,施余兵教授以重新审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作为“活的条约(living instrument)”及其对南海海上合作的影响为题同与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施教授指出今年是《公约》通过四十周年纪念,目前存在较多关于《公约》作为"海洋宪章"、“活的条约”的讨论。施教授认为,《公约》被广泛认为是“活的条约”,这一论断有其条约和判例基础,在实践中亦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然而,《公约》作为一个“活的条约”,亦存在其解释和适用的界限。通过对《公约》在这方面的实践进行再评估,发现《公约》通过40年以来,在诸多制度方面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在尝试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出现了国际裁判机构管辖权扩大、过度运用演化解释等趋势,并继而产生判例不一致等更多的问题。这一评估对未来南海沿岸国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施教授进一步指出,南海沿海国应依靠《公约》建立的框架加强海上合作,在具体领域签署多边和双边条约。在处理《公约》未明确规定的问题时,应更加注意适用一般国际法并关注国家实践。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参会代表围绕“多边主义下的全球海洋治理” “南海沿岸国合作及海上安全互信构建” “气候变化与海洋合作”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周年与南海区域秩序构建” “极地治理与实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周年与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 “蓝色伙伴关系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深入交流。

据悉,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已举办三届,并成为国内海洋治理领域的一大品牌盛会。此次系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首次协办该项盛会。此次论坛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召开、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海洋治理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举办的,会议旨在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应对海洋领域的紧迫挑战提供一个专家学者、各国政要和涉海机构的代表共商大计的重要平台。


文/黄佳

图/左顺

审核/施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