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
(厦门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工作部部长高和荣教授致辞)
高和荣教授介绍了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肯定哲学系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而“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必将为中国的哲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他希望哲学系师生把握时代脉搏,响应时代呼声,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致辞)
朱菁教授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伟大成功的宝贵经验,是我们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第二个结合”为哲学学科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南,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他期待,通过这次会议,哲学各二级学科的学者能够增进了解,碰出新的思想火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教授致辞)
周丹教授围绕研讨会的主题谈了三点体会:第一,“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我们的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从根本上看是哲学意义上的相通相融、相互结合和相互成就。第三,“第二个结合”作为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并非只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对一切哲学同等有效。最后周丹教授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大会上午安排两场主旨发言,下午设两个分论坛供参会学者交流分享。
大会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教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研院院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吴根友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陈玲教授作报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黄寿峰教授主持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
欧阳康教授主要阐述了“两个结合”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通过“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避免了全盘西化和固守传统的思想误区,能够更加科学地对待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来武装自身,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用“两个结合”来推进哲学学科创新,就是要在更加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文化空间中探索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理论创新,在深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背景和实践方案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构建当代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教授)
李宗桂教授立足中国哲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从“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和中国哲学学科如何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两个方面展开报告。他界说了“第二个结合”的概念,并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导,以中华文化为实践依托,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方法运用。接着,他回答了如何立足“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创新发展中国哲学学科的问题:要界定中国哲学的对象范围,但不应该回到经学时代;坚持文化主体性,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不走纯形而上学道路,培养跨学科、多学科视野,在实践中创新。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教授)
胡海波教授首先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在于“人”的概念。其次他梳理了“第一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的关系:在革命时期,中国实践主要面临的是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因此“第一个结合”中尚未全面包括文化部分的内容;而在当今中国从革命、阶级斗争转向推动国家建设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问题得以凸显,“第一个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第二个结合”。最后他提出,“第二个结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经典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传统。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应该是这两者的结合,结合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研院院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吴根友教授)
吴根友教授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中的文化与哲学联系。他立足“汉语哲学”的视角强调,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它具有进步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并批判了儒家“黄金时代”的静态观念。他认为从王夫之的“天地文明之气日移”,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以至章太炎关于文明的论述中,都包含着有利于人的生命的儒家仁爱精神,体现着普遍意义上的古典人道主义,这与马克思从人道主义出发对欧洲、美国等现代文明自身问题的深刻反思相通。此外,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自近现代以来的自我变化的结合是很重要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教授)
何中华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契机、历史语境和发生学前提。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第二个结合”的文化规定,即“中国式”体现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现代化”则是通过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路径(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式)实现的。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互为中介的有机整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时代性、民族性的坐标。
(厦门大学哲学系陈玲教授)
陈玲教授以“中国科技思想研究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从中国科技思想研究的缘起、概念厘清、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式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这一学术领域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详细介绍了厦大哲学系的中国科技思想研究的传统和现状,并对在“第二个结合”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国科技思想研究做了系统阐述。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厦门大学党委党校副校长张艳涛教授,华侨大学科研院院长薛秀军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冯兵教授、谢晓东教授、王时中教授,南昌大学哲学系主任张新国教授分别进行报告。厦门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唐瑭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党委党校副校长张艳涛教授)
张艳涛教授聚焦“第二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念和实践指出,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结合的方法在于核心价值观的融会贯通。“第二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
(厦门大学哲学系冯兵教授)
冯兵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传统礼乐文明传承”作分享。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礼乐文明。他从“为什么礼乐在中华文明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传承与应用中华礼乐文明”以及“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的基本内容结构”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深化了大家对中华礼乐文明的理解。
(华侨大学科研院院长薛秀军教授)
薛秀军教授阐述了建构文化主体性的三重逻辑。他认为,从理论逻辑来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中介,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出发,地方的、民族的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通过保持自身独立性,实现对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践行;从文明的逻辑看,需要对中华文明所内蕴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一系列突出特性予以继承和发扬;从实践的逻辑看,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推进的具体实践出发加以不断反思和追问。
(厦门大学哲学系谢晓东教授)
谢晓东教授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学”中所包含的性心论。他认为,在朱子哲学中,“理气论”是第一哲学,“性心论”是第二哲学,“工夫论”则为第三哲学。“理气论”和“性心论”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基于“性即理”的命题,可以推导出心即气。由于理在理气关系中具有优位性,故而性在性心关系中也具有优位性。为了体现这种优位性,故而应该把朱子的第二哲学命名为性心论。换言之,“性心论”一词才是刻画朱子第二哲学的恰当表达。心性论一词可适用于禅宗和儒家中的心学一系。
(厦门大学哲学系王时中教授)
王时中教授阐述了“两个结合”的三个节点。他指出,只有自觉意识到“两个结合”过程中的节点、难点,才可能找到思想的突破点与理论的创新点。他强调,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出发,我们需要不断拓展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研究;从中华文明的特殊性出发,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研究;从近代以来的国家理由观出发,我们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规范理论的研究。
(南昌大学哲学系主任张新国教授)
张新国教授分享了王阳明心学对意义世界结构的诠释。他认为,传统儒者将学问与生命的终极追寻定位到孤悬于人心之外的天理上是不得要领的。在王阳明看来,天理法则是人心中固有的与内在的,本然的人心与世界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一观点在心学哲学中具有革命性意义。
下午分论坛一围绕“‘第二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
(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韦庭学)
韦庭学对马克思的思想与完善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完善论的理论传统进行了梳理后,他阐释了马克思的思想被解读为完善论的理论依据,并对其所遇到的种种理论挑战从多重视角进行了辩护。他认为,对马克思思想和完善论的关系的澄清实际上是致力于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研究,对于丰富马克思的异化批判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有积极意义。
(皖南医学院讲师章道德)
章道德阐释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文明关系的思想。他认为马克思对劳动和文明的分析蕴含着辩证性、批判性和人民性等内在特质,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遵循和践行劳动原则指明方向,为解决文明成果共享等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
(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晓敏)
袁晓敏系统比较了西方宗教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中出现了数字宗教这一新形态,而要理解这一新的宗教形式,需要我们不仅要理解西方宗教社会,也要立足于马克思思想中的宗教批判理论来进行全面分析。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宇志)
张宇志阐述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三维意蕴。他认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我们洞察现代性问题的理论透镜,有助于我们脱离文化消融困境、筑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基底和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小龙)
张小龙主要分析了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他指出,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把钥匙,它在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兼具科学实证性与意识形态批判性的特征,超越了实证主义及诠释学等对科学的看法,而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而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郭伟峰)
郭伟峰阐述了苏格兰启蒙学派关于现代文明的思考对黑格尔、马克思的影响以及对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启示意义。他认为,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研究苏格兰启蒙学派在面对社会变动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进新时代的中华文明。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潘俊杰)
潘俊杰对“道德”这一概念进行本质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思想回溯,并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怡渤)
王怡渤论述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维度关系的三种不同派别的观点,即以古尔德纳、保罗·托马斯为代表的断裂论、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科学派及以法兰克福学派、卢卡奇等为代表的哲学派,并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视角出发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分论坛二围绕“‘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哲学”展开。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哲学系助理研究员施薇)
施薇通过对“第二个结合”文化内涵的解读,围绕儒学在当代的转型“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这三个核心问题,分析儒学在“第二个结合”理论指导下的时代变革。
(厦门大学哲学系王凯立助理教授)
王凯立以“古今之辩”为视角,分析了朱子“明德”观的伦理学意蕴,认为基于义务论与美德论框架做出的解释虽然深化了我们对朱子“明德”观的理解,但不免有化约主义的危险。他强调,朱子的“明德”观包含着浓郁的伦理精神,注重在伦理关系中发展整全的人格,其内容已超出了现代道德哲学的知识体系,因而将其称为“人格伦理学”应该更为合适。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杨俊)
杨俊指出,中华文明很早形成以“民本”社会信仰、“仁爱”伦理体系、“中庸”心理素质构建的现代性,此即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得以成长的文化沃土。筑基史学,深研中华文化根脉与马克思主义魂脉,使之互通、互补,有助于建构根于中华、魂归马列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冯红菊)
冯红菊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探讨周礼的形成机制。她指出,唯物史观强调文化的形成需要社会土壤,理解社会背景才能理解文化,而周礼的形成,恰恰反映了商周之际的社会生产关系。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戴睿)
戴睿认为,剖析方克立先生提出的“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范式,把握其思想要义,总结其理论贡献,有助于在学理层面更为深入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赵蕾)
赵蕾认为,冯友兰先生富有创见地提出“正底方法”与“负底方法”两个概念,试图构建既包容性命天道又具有逻辑科学特征的世界哲学。新时期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着内在变化,但总体延续冯友兰融通理智与直觉的构想。
(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张艳超)
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张艳超以福建的妈祖民间信仰为例,通过个案分析,对宗教组织和地方宗教实践中的女性角色和影响做出论述,阐述其蕴含的现代文化意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陈一凡)
陈一凡认为,托尔斯泰的思想经由李大钊、瞿秋白等人的阐述和行动,“赤诚之心”有了追求至善人格和至真社会的现代含义,进而对以他们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社会之间构建心灵和情感的连接方式产生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谭静)
谭静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发源不同,但体现出诸多相通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揭示、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确证,强调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观点切中了中华文化的深沉脉搏,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饱含的天人合一、用养结合、民胞物与等思想高度契合、内在融通。
(杨松教授闭幕式总结致辞)
闭幕式由厦门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郑伟平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松教授致辞并作大会总结,他向与会专家学者为大会贡献的智慧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我们借此不仅领略了老一辈学者的风采,也看到了一批中青年学者、优秀研究生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感受到哲学学科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他期待厦大哲学系的师生与学界专家学者一起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研究,为中国的哲学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合影)
文:袁晓敏 蔡芷研 晋婧阳 杜嘉璐 安维开
图:易佳琪 刘毅涵 刘琦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