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孔院动态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 -> 正文

南安孔院下设孔子课堂斩获2023全英“汉语桥”中学生演讲比赛三个奖项

时间:2023-05-23 作者: 点击:

当地时间5月5日,南安孔院下设孔子课堂博航特利普胡克学校(Bohunt School Liphook)的六位学生在张栢荣、张卓君和吕爻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参加2023“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演讲比赛全英大赛(2023‘Chinese Bridge’Mandarin Speaking Competition for UK Schools)。六位学生在比赛中以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热烈的掌声,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八年级的David Clinciu和九年级的Miroslava Lindsay分别获得个人赛初级进阶组二等奖和中级进阶组二等奖,由九年级的Elizabeth Marshall和十年级的Kitty Kalebka, Sam Viel 和 Edward Hedges四位同学组成的团体,则获得小组赛中级组一等奖。

大合照

备赛过程

从一月中下旬收到比赛通知后动员学生报名参赛、二月底提交申请后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排练,到三月底两位个人赛选手成功通过线上初赛、小组赛成员顺利完成话剧拍摄,再到五月初在伦敦参与最终的决赛,整个过程大概延续了四个月的时间。

David线上初赛现场

Mira线上初赛现场

来自八年级的David是罗马尼亚人,本次比赛他的指导老师是南安孔院本土教师张卓君。David在演讲中介绍了自己的爱好、家乡的传统美食,以及他想要去中国旅行的计划。英国、中国、罗马尼亚,David用一种语言将三个国家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观众在他生动的讲述中感受着文化之间的同与异,以及文化背后的故乡与远方。

David和张卓君老师合影

来自九年级的Mira出生在一个双语家庭。除了中文和英文以外,她也会熟练使用俄语。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汉语桥”中文演讲比赛,今年她的指导老师是南安孔院志愿者教师吕爻。Mira在这次比赛中大胆挑战“天马行空”的演讲风格。她将武术工作坊的体验与自己当警察的梦想相结合,并通过讲述一个“去超市买茶”的趣味故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汉语“同音不同义”所带来的生活喜剧色彩。

Mira和吕爻老师合影

团体组的话剧名称是《嫦娥和后羿的故事》,指导老师为博航特利普胡克中文部的张栢荣老师。这支话剧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婚恋文化相融合,并巧妙融入多首改编歌曲,让观众在啼笑皆非的同时频频点头、连连称赞。

《嫦娥与后羿的故事》话剧封面

整体来说,这次无论是个人赛还是团体赛,选手们都在基础汉语演讲或汉语对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戏剧元素,包括精巧的表演道具、夸张的面部表情、有趣的肢体动作等。语言与身体、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地贯通,并与观众产生更深的链接。

David演讲道具

Mira演讲道具

决赛现场

初级进阶组的决赛由参赛者演讲、评委提问和句子翻译三部分组成;中级进阶组的决赛由参赛者演讲、评委提问和主题即兴发言三部分组成;团体组的决赛由参赛者话剧视频播放和现场问答两部分组成。学生们在线下决赛中面对的是整个会场的观众,他们以沉着冷静的心态稳定发挥,在展示了积极备赛成果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中文学习基础的扎实性。

David决赛现场

Mira决赛现场

团体决赛现场

从备赛初期开始,三位老师就一直秉持着“让学生享受比赛”的原则进行课后指导。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将课内所学的中文与真实生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用中文不断努力地去表达、去沟通、去创造。本次“汉语桥”比赛让不同中学的汉语学习者汇聚一堂,学生们在比赛观赛的过程中也在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相信这是他们汉语学习与个人成长之路上意义非凡的回忆。

大合照2

小编说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指导学生参与中文比赛。非常荣幸能够指导如此出色又努力的学生,和Mira一起备赛的过程让我自己也不断解放自我、不断获得新的教学灵感。也非常幸运能够与卓君老师和栢荣老师一起合作,我在他们俩的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知道开心的比赛结果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在这前期的整整四个月时间里,我亲眼见证了两位老师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不仅要用自己强大的感染力与引导力让学生自己逐字逐句地生成演讲稿、展现戏剧张力,还要给家长、给学校写一封又一封的邮件,再完成一项又一项的申请手续。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看到更多优秀的同伴和更加广阔的世界,从而得以享受汉语学习带来的自信与挑战。这种行动力、创造力与情怀真的让我非常敬佩。

在决赛现场,我也被各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所深深震撼。听到学生们用中文去分享自己的爱好与生活,去表达自己对于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理解以及对于中国社会过去现在将来的思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职业发展的信念。与这样的学生和这样的同事在这段旅程中同行,是我志愿者经历中永远无法忘怀的篇章。

指导教师入场牌


/吕爻,审校/郑若玲)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