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于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在各教学点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志愿者焦昕怡在奥斯特鲁夫第四小学的活动中,结合视频、图文和手工等形式为学生们立体地展示中国春节。该课从生肖介绍开始,学生们在了解中国的农历年之后纷纷表示这与他们常用的日历不同,很有意思。
志愿者介绍中国生肖
接下来大家一起观看了关于春节传说的短视频,学生们对“年”和“中国红”的来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让“春节”这一概念在学生心中更加具体,焦昕怡特地挑选了几项春节期间特色活动和几种特色美食给学生进行介绍。因为波兰也有饺子,所以学生们对中国的饺子十分好奇,表示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试。焦昕怡还通过“抽红包”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春节相关的词语,并为回答正确的同学准备了小礼物,学生们积极抢答,非常开心。
抽红包互动提问
最后,焦昕怡向学生介绍“福”字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教大家写“福”字,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把兔年与“福”字结合在一起,在红纸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创意福字。学生们认为这节课非常有意义,让他们在波兰也能体验到中国春节的氛围,并非常开心地表示会把“福”字贴在家中。
学生写“福”字
学生展示“福”字
志愿者杨点根据学生年龄及水平的不同,在达芬奇学校及环境生态大学成人班授课点也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春节主题活动。
在达芬奇学校,杨点首先介绍春节,通过图片向学生们展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做什么。并通过春节赶集与圣诞集市的类比、剪窗花贴福字与圣诞装饰对比,使学生对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直观的认识。
接着是剪纸和写福字环节。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让杨点受益匪浅。在活动过程中,杨点还注意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询问学生各种彩纸的颜色及各种物件的名称。寓教于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孩子们对中国的概念在一刀刀剪纸中有了轮廓。
学生剪的中国结及雪花
过年贴“福”字,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习惯,杨点也将“写福字”带到了达芬奇学校,黑墨配红纸,年味儿就从孩子们的笔尖飘散开来。“福”字书写结束后,杨点故意把“福”倒了过来了,学生们一脸疑惑,杨点解释道:“福倒”便是“福到”,孩子们要帮我们把福送到波兰的家家户户。
专心写“福”字
中国的刻刀剪纸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杨点将刻纸技术带到环境生态大学成人班课堂。未等杨老师先开口,这些曾去过中国的学生们便送来了一句句“春节快乐”“兔年大吉”。这让杨点倍感亲切。
一条短视频将刻刀剪纸技术直观展现在大家面前,提醒学生要注意使用刻刀以免误伤自己之后,学生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开始创作。完整的作品让他们再次惊叹中国人的手艺,赞叹中国人的智慧。在杨老师的帮助下,一名学生竟将自己的中文名字也刻了出来。学生表示:会好好珍藏。
学生刻刀剪纸
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大的几个节日之一,身在海外,一朵朵瀚宇之花致力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春节依托着各式各样的活动载体,与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更加贴近。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在新的一年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文/杨点、焦昕怡,审核/夏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