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第3个国际中文日。为了庆祝国际中文日,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以“走进中国: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在其教学点斯坦陵布什中学举办了两场讲座,吸引了50多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到场聆听,大家对讲座给与很高的评价。
国际中文日与二十四节气
第一场讲座“国际中文日与二十四节气”,由孔子学院中文教师杨甲主讲。杨老师首先介绍说,联合国设立语文日是为了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阿拉伯文、 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种官方语文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接着,他给听众介绍了中国的二十节气,联合国之所以将中文日设立在4月20日,是因为传说“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在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这一天创造了文字。
杨老师解释道,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至的季节,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春茶也在这个时节前后采收。此时此刻,给人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讲座中,学生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杨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纷纷表示,杨老师的讲座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中国文化体验,对国际中文日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汉字的文化内涵:以“福”、“家”为例
第二场讲座“汉字的文化内涵:以‘福’、‘家’为例”,由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米卡拉主讲。她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汉字是表意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以形达意,也就是见形而知意,所以每个字的产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接着她以“福”、“家”为例,说明汉字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米卡拉老师说,“福”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既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现代社会传播的福文化主要包含有知福、惜福、积福、修福、造福、享福等。“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家族、家庭的文化。“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国天下。
米卡拉老师在讲座中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她说,在汉语学习中,如果能了解一些汉字文化知识,不仅能帮助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还能充分领略中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培养热爱汉字的感情,领略汉字之美,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识字动力。
讲座结束时,听众们饶有兴趣地拿起毛笔,头一回体验书写汉语“福”字,最后大家举起自己书写的“福”字拍照留念。
文:黄斌兰
图:黄斌兰
审校:黄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