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地时间12月7日晚上,卡迪夫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自疫情以来的首次线下汉语角文化讲座活动。本次汉语角的主题是“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民居”,由卡迪夫孔院国际中文教师陈劼和雷雪婷共同主讲。三十余名中华文化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在孔院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
传统建筑是古老中华文化的承载,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因为有许多外国友人对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古建筑感兴趣;二是在传统民居的建筑工艺背后,蕴藏着中国丰富的地理、文化、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透过这一主题,可以引申到更深层次的中华文化中去,让国际友人更加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雷老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出发,阐释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各地民居建筑形态的影响。接着详细介绍了三类中国民居:位于华北平原和中国政治中心北京的四合院,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的徽派建筑,以及位于多山的福建西部的客家土楼。
在介绍过程中,参与者们都被设计精美,能工巧思的中国传统建筑所震撼,观众席不断传来一阵阵惊叹的声音,比如,当雷老师介绍到徽派建筑在庭院中设有“天井”,蕴含着“四水归堂”这一理念时,好几位国际友人都表示被中国的建筑智慧打动,纷纷说道:“中国人真聪明!”
第三部分是本场讲座的升华,在介绍完代表民居建筑之后,雷老师开始着重介绍蕴含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背后的哲学思想,包括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首先,雷老师提到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影响最深的两种思想,然后分别对这两种思想进行介绍。儒家提倡的严谨、礼仪和秩序,在四合院和客家土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屋顶的形貌、脊兽的数量、斗拱样貌、门钉数量,都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儒家礼教为代表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而在道家思想中,一切因其自然,顺其自然,人的行为也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追求的简约、自然、沉思,在以园林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贯彻。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观众们开始热情讨论并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建筑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以及他们家乡的传统建筑和民居。一位来自印度的观众分享到:“印度也有和中国类似的建筑风水理念,认为依山靠水是很好的建筑场所。”部分观众认为中国民居的风水五行理论是有一定科学内涵的。另一位英国本地观众分享了他对《易经》的看法,认为这是一本非常玄妙深奥的书籍,能从中得到很多知识与智慧。
在卡迪夫孔院所有老师的努力下,此次汉语角活动圆满结束,获得观众们的广泛好评。参与者们在离开现场前,纷纷对主讲老师表达了赞赏和感谢,并表示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汉语角。
本次汉语角继承了卡大孔院一贯以来注重传播中华文化的特色,作为疫情以来的首次线下汉语角,在这个寒冬增进了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为我们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温暖相聚。期待新的一年,卡大孔院汉语角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文/邓施懿,图/卡迪夫孔院,审校/叶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