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山万水,带着对中文的热爱与向往,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第六代华裔陈奕桦跨越重洋,抵达了厦门大学这个充满学术气息的校园。在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他不仅学到了中文,更学会了如何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助力。在本科毕业之际,陈奕桦获评“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优秀国际本科毕业生”,这是对他大学学习生涯努力和执着的赞誉,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努力,也反映了他在老师同学们当中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我第二个家”
陈奕桦出生并成长于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虽然身上流淌着华人的血脉,却因长居海外致使对中文的使用并不熟练。为了深入了解中文,感受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陈奕桦来到了厦门大学,他发现这里与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完全不同,却又对自己有着自然而然的吸引力,于是选择申请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贸方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陈奕桦在中国的生活体验,那一定是“归属感”。初到中国,几个中国朋友要请陈奕桦吃饭来表示交朋友的期待,在印度尼西亚很少体验“请客”文化的他完全被中国伙伴的热情包围,虽然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陈奕桦明白这是中国人表达对友情的尊重,给予朋友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正是由于中国作为第二故乡的归属感,陈奕桦决定要在中国好好生活,在学院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这个大群体,于是,他成为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一名国际学生助理。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在学院担任学生助理的经历,是陈奕桦大学生活中的一抹亮色。陈奕桦以其一贯的认真和负责,为师生搭建沟通桥梁,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在学生工作的日常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他在学生工作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办公室里他的每一个笔迹都承载着其用心。他认为,这份努力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锤炼,也是对文化理解的一种深化。
工作中的陈奕桦,既是助手也是朋友。他总能凭借自己的经验,给予同学们最切实的建议:无论是学籍管理、奖学金申请还是活动组织,陈奕桦都能迅速熟悉并准确处理;亦或大学生活上的烦恼,他总是耐心倾听,细心帮助。在他的帮助下,不少同学能够快速适应在厦门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工作的热爱、丰富的经验积累与责任心,他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此外,在保持优异学习成绩的同时,陈奕桦还在四年级应聘了“朋辈导师”的岗位,在繁忙的论文和找工作之余,帮助低年级学业困难学生解答学业困惑,提高学习成绩。正因如此,陈奕桦获得了“优秀学生助理”称号、国际学生校庆奖学金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不仅是对他学业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他文化多样性和国际视野的肯定。
实践焕中文新生
陈奕桦的中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到厦门时正值疫情期间,语言的障碍像一堵看不见的墙,挡住了他进入厦门大学的门,由于不能完全理解门卫的要求出示核酸报告,他费了一番工夫才让辅导员向门卫解释清楚。这种由于语言造成的互不理解让他倍感焦虑,然而,正是这份挑战,激发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通过课程内的努力学习与课程外积极大量地参与活动,他认识了许多校内外的朋友,打破了语言的限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临近毕业,他进一步寻求突破自我,报名参加了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来华留学生组的中文演讲比赛,在高级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活动和比赛,陈奕桦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他自己所述:“其实我开始对历史不太感兴趣,但我参加了各种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活动之后发现虽然很多事已经过去,但仍能给如今的我提供灵感,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这样。”
在陈奕桦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他的经历证明,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能通过学习和实践让中文焕发新生。如今,他以优秀国际本科毕业生的身份离开厦门大学,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他计划在厦门国贸进行培训后回国继续发展,希望将来能够利用自己在中国和印尼文化中的桥梁作用,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做出贡献。
陈奕桦的故事,是无数海外华人子弟努力学习中文,探索文化根源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地理的距离不会削减文化的亲和力,身份的差异不会阻隔语言的传递。相反,他们正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力量。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认真上课,保持健康,参与活动,多多社交,遵循内心。如果遇到困难记得向父母、老师和朋友求助,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陈奕桦
(文/刘爽 图/陈奕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