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汉语生温泰华:延伸的生命长度

时间:2019-10-16 作者: 点击:

一位年近70的长者,会说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毛里求斯语等多国语言,从毛里求斯的路易港到中国厦门,什么样的动力使他不远万里,来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呢?

初次见面,温泰华一直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举手投足间展示出良好的修养和绅士风度。尽管学习汉语的时间才一年半,但温泰华全程都努力用汉语缓缓讲述他的回忆与故事。

转折一:从路易港到巴黎

1948年在毛里求斯出生的他,父母其实是广东客家人。他们迫于生计,很小的时候就从广东远渡重洋到毛里求斯谋生,从此在首都路易港定居下来。温泰华有7个兄弟姐妹,从小在海边长大,在毛里求斯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海岛上,童年的生活平静而闭塞。直到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了他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战争与和平,这启迪了他想要了解世界的愿望和冲动。

十八九岁的温泰华,独自一人到当时欧洲政治文化的中心——法国巴黎大学求学,主修专业是心理学。由于从小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以至于下了飞机都不知道如何坐出租车,不会看地图路线又被司机骗了不少钱。大学四年,温泰华收获最多的就是独立和眼界,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知识的汲取,赋予了他看待世界不一样的视角。

转折二:从电子公司经理到外交官

大学毕业之后,本应留在欧洲工作的他,思乡心切,毅然离开欧洲回到了五年未踏足的祖国。本应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他,却成为了一名电子公司的高级经理。而又是一张政府公务员的招聘启事,改变了他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放弃了高薪待遇而选择外交工作,温泰华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要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借由外交工作去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

就这样,从事外交工作30多年,期间先后被派到驻澳大利亚堪培拉、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埃塞俄比亚斯亚贝巴等地的大使馆工作。直到2008年退休,他才回国结束了自己的外交生涯。

转折三:从退休老人到汉语学习者

习惯了外交工作的温泰华,退休后也没办法闲下来,他计划把之前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都一一完成。外交生涯中令他颇为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未能在驻中国使馆工作,并且身为一位华人,却不会说中文,同时对中国也有很多想要了解的地方,于是便来到了中国。当被问及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温泰华比划着说,中国很大,地广人多,国土辽阔,这种一望无际的感觉即使在欧洲也未曾感受到。同时他也特意说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思想虽然有些滞后但却正在开放,想要更多地了解世界。

而会来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则是出于朋友的推荐,温泰华说这里的老师汉语教的非常好,教学方法也很特别,很有创新之处,使得他的汉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一向习惯在一所大学只呆一个学期的温泰华,决定下学期继续留在这里学习汉语。

转折四:从汉语学习者到中国志愿者

被问及下一步在中国的打算,67岁的他说自己还想去很多未曾到过的城市,体验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并且特别希望能够留在中国做一名志愿者。尽管学习汉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温泰华却能用中文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在中国从来不用英文,即使跟班里的同学讲话,也要求他们用中文交流。因为说汉语的思维方式同英文相反。英语总是直截了当,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而汉语却总是听到最后才知道其中的意思,或许这跟中国人内敛谦逊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为了锻炼自己的汉语思维方式,温泰华总是一直说汉语而尽量摆脱对英语的依赖性。

这种闲不下来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促使温先生直到现在还在一直学习、一直游历。他表示自己还未去过俄罗斯、拉丁美洲、印度,还想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体会其中的乐趣。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时光沉积的阅历,诠释的是生命长度的延伸。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