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助力当地九校举办中秋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时间:2024-11-25 作者: 点击: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他乡校园来。值此中秋佳节之际,为丰富当地学区多元文化生活,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走进阿波奎尼明克学区(Appoquinimink School District),凯撒罗德尼学区(Caesar Rodney School District)和特拉华州立大学(Delaware State University),以当地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39场中秋文化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近千人,收获了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誉。



    此次活动覆盖麦考文早教中心(J. Ralph McIlvaine Early Childhood Center)、春草地早教中心(Spring Meadow Early Childhood Center)、辛普森小学(W. B. Simpson Elementary School)、艾伦·弗里尔小学(Allen Frear Elementary School)、旧州小学(Old State Elementary School)、弗雷德·费弗三世中学(Fred Fifer III Middle School)、波斯莱斯韦特中学(Postlethwait Middle School)、坎特韦尔桥中学(Cantwell's Bridge Middle School)和特拉华州立大学等9所学校,活动形式包括中秋讲座与传统知识竞赛、中秋彩灯制作、灯笼/折扇/团扇/木版作画、中秋节其他手工制作及中秋素材涂色、博饼、投壶、吃月饼、品好茶等。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学会”,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夜空中朗朗皓月如玉如盘,家家户户团圆相聚,远在他乡的游子遥望明月以寄相思之情。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心教师们匠心别具,与各校中文教师通力合作,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带领当地学生走进这一民俗大节。

    学前阶段的小朋友们,在教师们的讲解下,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各类传说,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后羿射日等。有些孩子被嫦娥和后裔的传说所吸引,有些孩子对月饼的外形和历史充满好奇,更多的孩子期待着能在美国感受到中国的中秋氛围。

    对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们,教师们还精心设计了中秋节主题知识竞答活动。题目涵盖中秋节的起源、神话传说、经典诗词以及节日习俗,学生们分组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我以前只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但今天通过知识竞赛学到了很多,比如嫦娥奔月的故事,知道了中国古人是如何过中秋的,这让我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兴奋地说道。

    不仅如此,各年级的孩子们还热烈讨论了中秋节与美国本土节日的异同。这样的文化对比让孩子们对全球节日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花灯百队走儿童

    中秋之夜,月明如镜,天清似水。作为三大灯节的中秋节,燃灯、赏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武林旧事》记载,中秋之夜,人们会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之后,赏灯风俗愈盛,多地形成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点点灯光,营造着节日热闹的气氛,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营造中秋氛围,多所学校为学生们采购了需要手工组装的灯笼。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组装着,并在灯笼上进行创作。有的写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有的画上了兔子等中秋元素的图案,有的还写上了中文祝福。点亮灯笼的这一刻,孩子们发出了赞叹,为这个无比精美的小灯笼,也为这个浪漫的中秋佳节。


    1B4400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吃月饼,作为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备受中国人喜爱。每逢中秋之夜,家人围坐,共赏圆月,共食月饼,不亦乐乎。在特拉华州立大学主校区设立了一个饮食区,里面陈列了美味的月饼和清香的茶水,引来众多师生前来品尝。面对小心过敏的提醒,许多师生,爽朗一笑:“放心,我对什么都不过敏。”说罢,又喝了一杯茶,咬了一口月饼。


    1B0046


    有些学生们虽然没能亲口尝到月饼的滋味,但是却用各种颜色和造型的橡皮泥,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月饼”。这些月饼模型中融入了中秋节的经典元素,如玉兔、圆月和嫦娥等。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还更深刻地理解了月饼象征的“团圆”意义。一位参与制作二年级学生兴奋地说道:“我以前只吃过月饼,今天第一次自己动手做,太有意思了!”

    除了月饼外,还有一些学生脑洞大开,展示了他们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学生们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各式各样的中秋主题手工艺品,包括月饼摇摇乐手工、纸杯灯笼和传统的剪纸作品等。学生们互相交流创作灵感,分享制作经验,享受着创作的乐趣,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创新。

    这项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月饼在中秋节中的象征意义,还通过手工活动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在未来品尝到真正的中秋月饼。

    笔触轻盈舞飞扬

    绘画创作也是此系列文化体验活动的亮点之一,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意作品。绘画材料从纸张、灯笼、团扇、木版到各不相同。学生们充分发挥创造力,自由选择色彩,将对嫦娥、玉兔、后羿、月亮的想象以及对中国神话故事的向往落于笔尖,将他们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寓于扇内。中秋佳节源于中国,但团圆却是所有人的向往。此时此刻,学生们通过节日,产生了共鸣。

    有些学校还专门为低龄儿童准备了涂色活动。孩子们将中秋节的经典元素如嫦娥、玉兔、圆月等,通过丰富的色彩呈现出来。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对中秋节的理解与想象,色彩的搭配与碰撞让这些图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涂色,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色彩认知与审美能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象征的理解。


    1E5843


    佳节庆团圆,从容自游戏

    问侯客何为,弦歌饮投壶。投壶已有2000多年历史,源自古代射礼,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宴会活动,成为古代宴会的“气氛担当”,深受人们喜爱。投壶游戏规则很简单:宾主轮流把箭投向壶内,谁进得多谁赢。在特拉华州立大学,一批观众围聚在张翼老师和方环海老师身旁,在听完规则介绍后,纷纷上前,大展身手。投中者喜笑颜开,怀揣礼品体验下一个项目,不中者不气不恼,搓搓双手,准备再战。


    1D5037


    骰子声声脆,博饼好运来。作为厦门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的博饼,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在美国的中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内也很有市场。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学生们讲解了博饼的起源、寓意和规则。随后众人围成一圈,开始博饼,争当状元。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小小的礼物传递着大大的祝福,小小的游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前来体验的师生,几乎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奖品。虽然秀才的奖品只是小小的糖果,但这代表着幸运糖果也让大家无比珍视呢!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们在庆祝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传承文化,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并帮助学生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度。此次活动,不仅让各校师生们体验到了中秋节的乐趣,让他们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强的认同感,还进一步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当地学校教师表示,特别感谢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使全校师生能够过一个地道的中秋节,能够品尝到美味的月饼。这份支持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中秋庆祝活动,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的关爱与温暖。

    此次中秋体验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带进校园,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了当地人对中国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美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搭建桥梁,为当地中文沉浸式项目提供支持和助力,始终坚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汉语教学课程的建设。

    /曹婷  图/中心教师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