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思政】《公共管理学》:守正创新,打造治国理政之学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3日 来源:公共事务学院

【课程名片】:《公共管理学》是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科通修课),由吕志奎教授、张庆才副教授、周茜助理教授主讲。这门课程入选福建省2019年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和厦门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建设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公共管理学》教学课程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打造面向“中国之治”的“专业+思政”金课,实现公共管理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思政、学术研究与基本国情、校园课堂大学与社会实践大学、教书与育人五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向学生提供学知识、长才能、强信念的正能量。

用学术讲政治,唤醒公共治理知识的魅力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管理学》塑造了我的学科认知、身份认同和理想信念。我深刻地意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已经悄然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新形势、新局面、新任务,作为青年公共管理学子,我们更应当谨怀家国心、不负青春行,将专业所长、自我价值与祖国的发展繁荣紧紧相连。”谈到《公共管理学》对自身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2017级学生赖丽琴如是说。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公共管理教育”前所未有地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公共管理事业”、“公共管理教育”、“公共管理人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价值理念、战略思维和前瞻视野,培养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所作为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既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向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教学孜孜以求、不懈追寻的目标。

“用学术讲政治,唤醒公共管理知识的魅力!”这是吕志奎老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他将《论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籍列为必读文献,提升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公共管理学科阐释和学理表达能力。在“公共领导力与战略思维”专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锻炼与成长的经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在治国理政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接受治村、治县、治市、治省的锻炼和考验,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国家治理的磅礴力量,在地方和基层历练中守住初心、锤炼党性、增长才干。了解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的思想形成与现实价值,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学好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吕志奎老师坚信,中国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上的点点滴滴都值得认真观察和思考、总结和记录,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最为重要、也是最具价值的基础资源和思想源泉。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里,都需要有意识地去拓展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视野和高度,使宏大叙事和终极价值悄然抵达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成为茶余饭后探讨的重要话题。

用历史讲大道,传递公共治理智慧的价值

吕志奎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道德经》。熟悉他的学生们都知道,老师常引用“上善如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智慧,由古及今,串起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发展中的基本理念和内在韵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公共管理学》课程坚持以史为线、以情动人,运用案例式、专题式、互动式、参与式多元教学方式,用历史讲大道,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治理,推动传统治国理政之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吕老师在授课期间重视组织学生说文解字,让抽象的公共管理概念通俗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吕老师对‘治’字的解释以及对中国古典典籍的引用都让人眼前一亮,课程有水平有深度,但又不枯燥而是非常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点、理清思路。”2019级学生程迪这样评价《公共管理学》课程,他至今无法忘记期末考试时一道让他绞尽脑汁的题目——关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历史事件的战略决策案例分析题。“乍一看这道题,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奇思巧立意、旧事出新题。重庆谈判的具体历程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公共危机决策理论,对于今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也是吕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用历史启迪现实、思考未来。”

2019年5月,吕志奎和周茜两位老师带领学生赴龙岩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期望通过对福建长汀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提炼,从中进一步挖掘面向“中国之治”的生态治理范式。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感慨到:“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课程组撰写的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福建省长汀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入选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库,汇编中央组织部编写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手册.生态文明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8月版);指导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和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

用实践讲理论,体验公共治理教育的温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吕志奎老师眼中,水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岸上人的精气神,也折射了流域治理的上中下游关系;水是一条纽带,联结了公共管理学子与流域治理实务工作者,也联结了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象牙塔”的世界,在实践中感受公共管理知识的魅力,形成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情感的美好体验,从而将公共管理知识有效渗透到具体实践和行为上。2018级学生易雅婷提到:“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吕老师曾勉励我们要用脚力丈量大地,用眼力观察社会,用脑力凝练思想,用笔力萃取精华,用听力感知时代问题。走遍大大小小的流域,穿过润泽万物的河流湖泊,理解和抒写多样化的流域公共治理之道,更加懂得公共管理的内在意趣。”

如何用实践讲好理论?课程组从案例教学法中找到了答案。他们以案例为线,将实地现场调研、案例开发、学术研究、课堂教学以及教材建设相串联,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案例,再反哺于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扮演、案例分析、案例启发,让专业课堂“动起来”、让教师科研“活起来”、让学科建设“强起来”。近年来,教学课程组已带领学生开发出100余个典型案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厦大品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组老师带领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情况及成果受到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或转载,所指导学生围绕实践调研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推动实践教学教育出新出彩出实效。

打造师生“共学、共研、共评、共享”的“四共育人”教学共同体对于师生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创新。《公共管理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治理,形成老师备课、研课、讲课和学生听课、演课和评课“六课”协同模式,让学生对真实案例实践中的公共管理知识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感知,让专业教育真正抵达学生内心深处。

《公共管理学》注重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开发,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出校园,深入真实的公共管理世界,共同体验复杂公共事务治理场景,在实践教学互动中发现、挖掘和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治理知识和智慧;这是真正的让学生和老师善言善行——既要上好校园课堂大学,又要上好社会课堂大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人才,帮助他们动脑又动手,既懂理论,又能实践。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学生撰写案例报告,并从调研实践建构出更加贴近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知识,提升“中国之治”的公共管理理论表达能力,为公共管理学的中国化做出贡献。

(公共事务学院  吕志奎 易雅婷)

【聚焦|课程思政】专栏围绕我校课程思政的亮点和成效,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我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联系人:教师工作部 巩林,联系电话:2188924,邮箱:jsgzb@xmu.edu.cn。

【责任编辑:张夏】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