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博大精深,千年时光打造出人文荟萃、秀美灵动的江淮大地;南方之强、源远流长,百年岁月泼墨出英才辈出、卓越至善的厦门大学。迎客松前胸襟展,鹭江边上文化扬,安徽和厦门大学虽相距千里,但却在四季轮转的历史长河里纵横交织、送往迎来,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串联成一段醇香悠扬的校地情缘。
2020年2月,厦门大学校党委通报表扬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来自安徽临泉的周丙东作为厦大附属翔安医院第一批驰援厦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的医务工作者,榜上有名。身为重症医学科护士、护理带教老师的他临危受命,逆行而上,坚守一线。而像周丙东这样在厦大的皖籍师生,全校目前超3000人。他们生于安徽,成在厦大。
闻名遐迩的皖籍名师
安徽的文学流派自古以来便闻名遐迩,留下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在厦门大学建校之初,国文就被列为一项重点学科,并重金礼聘知名文学家来校执教,皖籍名师络绎。
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一批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皖籍著名文史学家丁山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厦大成书《说文阙字考》,和鲁迅、林语堂、顾颉刚等人的著作一起列入国学院出版计划,助力刚创办的厦大国学研究院迅速成为当时全国国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厦大国学研究院成立后,面向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2名,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27年,邓以蛰举家来到厦门,任厦大哲学系教授。邓以蛰,字叔存,安徽怀宁人,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在厦大时,邓以蛰一家居鼓浪屿之上,他每日渡海上课,课时不少。当时,学校常举办公开学术演讲会,均由著名教授主讲。邓以蛰来校不久即受邀作题为《中国绘画之派别及其变迁》的演讲。1927年12月10日出版的《厦大周刊》第176期刊登了他的演讲稿,并报道了这次演讲会,称“邓教授对于中西艺术颇有精深研究,听者均甚满意”。
1935年,台静农经胡适推荐到厦大国文系任教。这位著名皖籍文学家,在厦大任教的一年间深得学生敬重。他自己生活清苦,却周济过贫苦学生;他授课时不善言谈,却在黑板上写下极详细纲目,以平淡语言条分缕析,兢兢业业。有学生回忆:“静农师对待学生慈蔼宽厚 ,从不摆架子……训诲勤勉 ,弟子门生无不景仰而心向之”。
(建校初期,厦大文学院师生合影)
百年来,国文系和国学研究院已变身为如今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人文学院在职的皖籍教师人数依然众多,绵延着厦大与安徽的笔墨之缘。
不仅人文学科,在厦门大学,由徽入厦的师者芸芸。韩家淮,安徽淮南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经担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海外工作多年后,2007年韩家淮放弃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终身教授职位,到厦大生命科学学院任全职教授,带领团队扎根免疫炎症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他不仅是p38信号通路的发现者,还发现了RIP3是某些细胞坏死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开关,直接推动了学界对细胞坏死的重新认识。近日,韩家淮团队还联合其他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南强英才书写学科情缘
“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在厦大一流学科建设征程中,皖籍教师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厦大各学科中活跃着180多位皖籍专家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在各自重点耕耘的领域中独当一面,为厦大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了安徽人参与厦大建设的光荣篇章。
化学学科是厦大久负盛名的学科之一,位列ESI全球前1‰,其中就有多位优秀的皖籍学者的贡献,他们教书育人、钻精研微,多次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江云宝,199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留厦任教,曾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现任学校副校长。他致力于质子电子转移光物理化学、超分子光化学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等研究,曾多次获得国家部委科技奖项。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龙腊生,在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深耕,成果突出。特聘教授赵金保,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等领域颇有建树……不仅师资拔尖,皖籍化学学子也表现优异,“嘉庚奖章”是厦大学生最高荣誉奖项,自2013年首度设立以来,共有7位学生获奖,其中就有2位来自安徽——朱从青和刘朋昕。他们都就读于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期间潜心学术研究,朱从青2次在《自然-化学》发表关于全新芳香性物质——金属杂戊搭炔的学术论文,开拓了构筑芳香体系的新途径,成果入选了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刘朋昕在《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文章,并取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派系,在厦大建筑学科中,皖籍建筑师们表现尤其亮眼。罗林,规划设计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区,以建筑为载体把优秀而独特的中华文化远播东南亚;凌世德,主持完成厦门大学海韵校区、漳州校区等建筑设计,还为厦门地区城市建设贡献了许多智慧;王绍森,参与设计厦大嘉庚楼群、厦大图书馆等,入选百名“当代中国建筑师”、荣获“中国建筑教育奖”。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主楼)
名校汇群贤,各地名家在厦大校园舞台上绽放了自己的光采,也把塑造自己的地域文化基因带到了这座东南学府。皖籍师生的身上安徽人艰苦奋斗、敢闯敢拼的优秀品格融入厦门大学百花园,为最美大学注入了分外的芬芳。
奉献安徽的厦大校友
在安徽校友会2019年“春厦之约”主题年会上,在皖校友200余人欢聚一堂。1956级中文系校友、安徽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程自信分享了自己与厦大的情缘。
青年时期,程自信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一进入校园,从宏伟的“芙蓉二”楼顶垂直下挂的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即呈现在他的眼前:欢迎您,鲁迅事业的继承者。当时的中文系名师荟萃,更令他庆幸的是,几位活跃的教授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直接教导,他的《古代汉语》课的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青年学生的关切、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永远激励着我在刻苦治学与教书育人的征途上,不断排除困难、奋勇前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程自信仍忘不了当年恩师的高大身躯、音容笑貌以及那厚实的近视眼镜片也遮掩不住的深邃目光。
在后来的教学生涯里,程自信常劝导学生们耐心读书、戒骄戒躁,希望学生胸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务实学风和文风。“这些是我毕生的信念,我也希望将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在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一位厦大校友令人瞩目。谢毅,中科大教授,也是厦大1988届毕业生。她是教育部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特聘教授,是首位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科学家。2013年年底,谢毅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年后又一举获得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为第4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
1984年,因高考化学成绩出色,谢毅被录取到厦门大学化学系,开始了她化学事业的最初起点。谢毅笑谈:“直到大四开始学结构化学,一下子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固体结构。随后进实验室做本科论文时,豁然发现,化学原来这么有意思。”
在安徽,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活跃着许多厦大人的身影。1948届土木工程专业校友陶树钢,曾为淮河安徽段的治理工作立下功劳;1957届经济系校友虞芬芬,将30年青春奉献给安徽的经济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8 年,厦大共输送近 200 名优秀毕业生来到安徽这片热土。他们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在这里奋斗打拼,在新时代阐扬响亮坚定的安徽声音、擦亮“改革、创新、共享、生态、文化”的安徽名片。
架起友谊与合作之桥
建校以来,厦大和安徽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发展研究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在东海之滨和江淮家园间架起了一座“合作之桥”。
厦门大学的傅衣凌教授是中国徽学研究的拓荒者,他对徽州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47年,傅先生发表的《明代徽商考》,成了中国徽商历史学的开山之作,之后他又率先对徽州地区农奴问题展开研究。1986年,傅先生拖着重病的身体,重新修订校核了三位学者的长篇文稿,全力支持安徽社科院准备出版的徽学研究文集。作为厦大历史系的金字招牌之一,傅先生的一生都投入到徽学研究的不懈探求中。
(图为傅衣凌教授)
早在上世纪中叶,厦大就在教育领域和安徽有了往来合作,先后接收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等学校的教师来厦进修,并向安徽财贸学院等学校供应教材,委派厦大老师赴安徽讲学。近年来,厦大积极为安徽省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多批次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打造绿色文明发展的安徽样板提供科技支撑,厦大一直在努力。围绕安徽发展需求,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委托,厦大在考古勘探、发展研究、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方面常年为安徽提供决策咨询及科技研发服务。
拥有着深厚底蕴的安徽是厦大学子重要的社会实践地之一。近8年,厦大去往安徽社会实践的队伍共36支,人数达300多人。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在六安举行,厦大“LCM材料”项目团队带着“种植金银草-回收秸秆-制作板材”这一脱贫致富的新方案来到迎河村。“金银草的秸秆还能制成这样的优质板材,给村民带来经济收益,真不错。”村主任当即签订意向协议。同期,厦大“红树林公益教育”项目走进大湾村,和包括杨楼镇汤沟小学在内的8所中小学签署合作协议,还携手5所高校支教团,为农村孩子搭建起一个随时交流、及时答疑的线上支教平台。
(2019年,厦大“LCM材料”项目团队到安徽六安迎河村社会实践)
20世纪初期,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厦门大学依海而建;百年来,怀揣着初心和梦想,将智力成果和技术资源辐射到安徽,为老区的乡村振兴、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青春新动能,厦大步履不停、足印铿锵。
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世代相传的南强风范,在过去的百年里交织出一幅美妙画卷。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进步的号角已吹响,期待下一个百年,厦大与安徽再续前缘,以全新的姿态齐头奔跑、拥抱未来。
(原文刊载于《安徽日报》7月24日第12版)
(文/张夏 图/厦门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