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恋红柳,瀚海望天山”,一代代厦大人扎根新疆,用青春和赤诚在天山南北谱写着一篇篇精彩华章。
这是一片中国广袤的土地。2000余年来,古丝绸之路从新疆蜿蜒而过,串起如珍珠般洒落在天山南北的点点绿洲。
这是一座美丽的大学。100年来,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面朝大海,毗邻港澳台,辐射东南亚,斗转星移间,无数商船正是从这所大学不远处的泉州扬帆起航,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万里波涛,展示着泱泱中华的包容与开拓。
碧波尽头,驼铃终点,丝绸之路注定交汇。厦门大学与新疆大地也注定有着绵延万里,纵横数代的校地情缘。“白鹭恋红柳,瀚海望天山”,一代代厦大人扎根新疆,用青春和赤诚在天山南北谱写着一篇篇精彩华章。
感人佳话,陈嘉庚的新疆情
上世纪40年代,避居印尼的陈嘉庚在撰写《南侨回忆录》时,屡屡流露出对新疆的关注和牵挂。年近七旬的他甚至产生了到新疆看一看的想法:“我国抗战后,国际公路可入口者,除安南滇缅外,则有西北公路,由苏俄西伯利亚铁路转新疆经兰州,用汽车运来。余注意查察此路运输成绩,或须到新疆方能知详。”
陈嘉庚先生
1955年10月,81岁高龄的陈嘉庚到全国各地考察,如愿走访了西北边陲。参观新疆独山子石油矿区时,他看到职工宿舍结构简单却设备齐全,既实用又省钱,胜过一些当时京沪的职工宿舍,当晚即搜集资料,亲自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还交代秘书画图并复制许多份,分发给各大中城市的领导作参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陈嘉庚的这份新疆情缘一直延续至今,为一代代厦大人所传承赓续,流传了一段又一段感人佳话。
白鹭鸣唱,天山深处作回响
数十年来,一代代厦大学子前赴后继来到新疆,不管经商从政还是教书育人,都带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深深扎根在新疆大地上。
杨昆,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他随部队进疆,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环境下,同全军指战员一起铸剑为犁,艰苦奋斗,历任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直至1998年1月光荣离休,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
谭一文,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边疆建设。1975年调入新疆医学院任教后,调研足迹遍及天山南北,被誉为当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首席专家”和“少数民族农民的贴心人”。
吴新春,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他放弃了学校分配的工作,说服父母,向党组织递交了赴疆工作的申请书。作为福建省的唯一代表,吴新春赴京参加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座谈会,后被分配至自治区财政厅工作,1990年赴南疆喀什市粮食局挂职。33载悠悠岁月,但赴所需,不问归程,吴新春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奉献于这片热土,还鼓励学医的儿子毕业后当援疆医生。
于小央,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2010年,她毅然踏上支援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道路。3年多时间里,于小央大力引进上海专家团队、先后投入上千万资金,在新疆100多所学校、3万多名小学生中教学实践,成功研发了新疆韬图国家通用语言动漫教程系统,帮助当地学生大幅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水平。由于在援疆教育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她先后获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沪疆杯巾帼英雄”等,援疆事迹也被上海档案馆收录。
世纪新光,南强才俊续辉煌
进入新世纪,厦大青年学子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循着学长的足迹,再次选择新疆作为自己青春的舞台。
克孜尔石窟中千年壁画守护者
李佛是一名80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岩彩画专业。毕业时他携妻子横穿整个中国来到新疆,一头扎进了克孜尔石窟研究壁画。转眼9年过去了,李佛独自一人临摹了20多平方米的壁画,默默守护着丝绸之路上古老的文化遗产。
赛迪(左二)在辣椒地了解辣椒长势
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赛迪艾合麦提·亚尔麦麦提回到新疆。2018年初,已在基层乡镇工作6年的赛迪艾合麦提被选派担任深度贫困村——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塔尔艾格勒村的第一书记,他将辣椒产业引入村庄,仅一年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脱贫攻坚驻村团干部专项”荣誉称号。
2011年,刘东莱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毕业后,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最初供职的新疆日报社当记者。8年来,他牢记导师“下笔不苟且”的教诲,写下《豹隐天山》《牧民定居:风雨出山路》《和田:大山深处村落的希望》等一篇篇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报道,成为报社的骨干记者。
阿莉雅·巨艾提,201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2016年,在乌鲁木齐公务员岗位工作的她带着未满两岁的儿子,来到阿克陶县皮拉勒乡中心幼儿园支教。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一首歌…… 在她的悉心培养下,40多个孩子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她还筹集近20万元资金,组建了爱心微信群“茶花姑娘”,为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解决了实际困难。
情系新疆,打造人才“加油站”
从1960年开始,陆续有新疆师生前往厦门大学接受教育培训。厦大根据新疆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民族班与普通班、学历教育与干部短期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勉励他们勤学笃志,坚定理想,用勤勉的校园时光诠释青春色彩。
1996年,厦门大学设立成人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函授站。在十几年的办学历程中,共为新疆培养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人才近千人。2015年,学校通过援疆博士师资专项计划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大大提升了新疆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自2018年起,厦门大学每年面向新疆招收约40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为了支持广大校友更好地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贡献,2012年7月,在学校推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新疆校友会在乌鲁木齐市正式成立。这是厦大在西北五省区成立的第一个校友会,也是国内距离母校最远、覆盖地域最广的校友会。
2019年8月9日,厦门大学新疆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圆满举行
2019年8月,厦门大学新疆校友会对在脱贫攻坚、扎根边疆、“一带一路”建设等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进行了表彰,并和福建援疆指挥部共同设立了总额30万元的“援疆·厦大校友奖学金”,定向用于奇台县坎儿孜乡中心小学教育扶贫工作。厦门大学新疆校友会会长王小江表示:“厦门大学也是国家援疆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母校代言。”
闽水浇灌,西域热土放异彩
易中天《克拉玛依赋》
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共青团农场(现第八师150团)度过了一段青春时光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由他创作的四六骈体《克拉玛依赋》被镌刻在一面英雄浮雕墙上,成为今天美丽的克拉玛依市步行文化街中心的一道新景观。“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易中天极尽文学之能反映了这座油城的前世今生和创业历程。
2008年起至今,通过中组部各批次的援疆干部人才项目,厦门大学先后选送多位优秀人才到昌吉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和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教研中心挂职工作。同时,化学化工学院陈秉辉、王野、李军和江青茵等老师组建了“天山学者”团队,不断推动着昌吉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在发展研究、科技开发、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此后,厦门大学先后与昌吉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签署对口合作协议,推动合作方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新疆洁净能源化工联合研究院”成立,2016年,“新疆化石资源加工与新能源技术工程中心”与“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新疆分部)”成立,科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校地携手合作,成为“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典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滴水泽疆”实践队开展实地调研
厦门大学师生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前往新疆开展社会实践,为新疆发展出谋划策。早在1989年,厦大师生就前往塔城地区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研究”,帮助改进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益。这一过程从未停止,据统计,2012年以来,厦门大学赴新疆的学生实践队已有36支,共341人。
天山鹭水,至深至诚,岁月悠悠,前程锦绣。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百年校训,已在新疆大地上流转多年,必将为新时代广袤新疆的发展乐章奏响雄浑一曲。
(原载于2020年1月20日出版的新疆日报A08版 作者:周民钦 李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