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士生毕业后会从事什么工作?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第一反应想到的无非是高校任教或者是在科研机构、企业研究院成为一名研究员,总之,离不开“体面”“高薪”这些关键词。
然而,厦门大学能源学院2014级核工程与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肖飞龙却在毕业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颇感意外的选择——走进革命老区,成为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的一名基层干部,先后担任该县岩前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和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职务。
今年,已经是肖飞龙在武平任职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扎根基层,是什么让他坚定选择?基层工作真实面貌如何?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肖飞龙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肖飞龙(右)入户走访,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始终如一:在质疑中坚定初心
“这是一条早有规划的道路。”
肖飞龙笑说自己学生时代一直在“管理岗”上有所历练,历任班长、团支书、党支部书记等等,来到厦大后他还加入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去到老革命区江西井冈山进行社会实践。一切学习实践的活动和机会,他都积极关注并参与。
出生农村的肖飞龙对农民、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广大知识青年发出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需要更多的人才为之奋斗、为之努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信息,截至2022年底,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占比仍达34.8%,“如果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没有解决,其实中国的问题就没有解决。”肖飞龙坚定地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大队的七年岁月,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扎根基层,才最能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只有向下扎根,才会更好地向上生长。”肖飞龙认为,新时代青年要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自找苦吃”才能练就过硬本领。
夙夜在公:乡镇工作不分节假
“政府工作没那么高大上,我们就是在为群众解决问题。”在肖飞龙的基层工作字典里,不分节假日,也不分白天黑夜。
每年的4月至10月是福建省汛期。对于基层公务人员来说,这也是一段忙碌期。从日常性的安全宣传到下村排查安全隐患,应急响应期间,挂村干部还要驻村值守、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等。2022年5月27日由于强降雨引发龙岩重大自然灾害,前后两个月时间,肖飞龙坚持驻扎在一线,指挥群众转移、巡查排除险情,为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而奔波。
紧锣密鼓的防疫工作、百姓矛盾纠纷调解、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细数起来,基层的工作细碎繁杂,但肖飞龙凭着一股闯劲硬是在闽西革命老区扎根下来。五年里,慎终如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主抓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多次排名全县第一,镇财收入大幅提升,主政乡镇荣获“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等7项省级荣誉和“市级平安乡镇”等5项市级荣誉……面对这些成绩,肖飞龙谦虚地说:“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干,务求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只希望能够让我所在的属地乡镇慢慢地有一点点改变,然后再产生一些质变。”
自强不息:把争取项目比作科研立项
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在基层工作中难免遇到层出不穷的“难题”,如何实现向上争取,甚至把“坏事”转变成“好事”?肖飞龙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独到的经验。“向上争取项目和科研立项一样严谨细致,需要研究政策、资金投向、项目策划入库,最后才能争取到项目资金。”
面对2020年5月27日重大自然灾害导致的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肖飞龙想起了早前策划储备的一批水利项目,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可以将灾后修复重建和水利项目结合。于是他赶忙收集制作受灾视频,上市赴省和水利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争取项目支持……通过一系列持续的努力,最终肖飞龙成功争取到了安全生态水系宝贵项目的资金。
“从灾后恢复重建到千万级的水利工程项目,离不开前期对政策的精细解读、对项目的精准策划,以及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向上沟通与不遗余力地向上争取。”肖飞龙分析道。
在武平县任职的五年间,肖飞龙向上争取项目20多个、获批2700余万元,挂钩省级贫困村顺利摘帽,闯出乡村振兴新路。
他的这股钻研和韧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影响。毕业前夕,肖飞龙还打了一场印象深刻的篮球联赛。半决赛时,他所在学院的球队遭遇了实力强劲的对手。三个主力队员被判罚离场却没有替补,两个加时赛后场上队员过度劳累开始抽筋,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肖飞龙所在球队凭借拼搏的韧劲,最终逆势而上赢得了比赛。融入到基层工作中,这种精神便表现在了他勤政务实、主动担当、奋楫争先的方方面面。
当前,考公、进体制内越来越成为毕业生们热议的就业话题。在肖飞龙心中,为政之道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不论职位高低、事务大小,肖飞龙始终思索的是如何在基层岗位中更好、更多地为社会做一些事情,这也和他的择业观如出一辙,看重个人价值之上的社会价值,心系百姓与家国,肖飞龙认为这才是选择公务员的思考主线。
(学生记者 周雨睛)
原文已刊登于《厦门大学报》第1433期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