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夏天,又一批学子站在热烈的凤凰花下温柔地对芙蓉湖说“再见”。
他们曾心系世界跌宕,在千余日夜中寻找理想,也曾在专业领域里执着行进,用脚步丈量方向。在四年里,他们有迷茫,有困惑,更有欢欣和勇气。一切都在最后的毕业答卷上留下痕迹,厦园学子把成长和收获都存为母校的赠礼,背起行囊,踏上人生新旅途。
“在厦大探索不设限的青春”
刘佳桐作为2021年开学典礼在校生代表讲话。
来自信息学院的2019级硕士生刘佳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她结束了三年的硕士生涯,并即将以初审复试双第一的成绩留在厦大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你或许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但你的校园记忆中一定有她忙碌的身影。
厦门大学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福建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班长、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组织委员、信息学院兼职辅导员、信息学院妇委会成员、信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信息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班级班长……你很难想象这么多头衔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意味着她肩上的压力、责任有多重、多大。“忙啊,实在是太忙了”,刘佳桐描述自己,“我算是见证过无数次自钦楼和科研一号楼的朝阳与迟暮了。”就算在毕业之后的现在,结束这段采访,她还要马不停蹄地赶赴建南大会堂参加毕业典礼的排练。“就像毕了个假业”,她笑道。其实,硕士生涯的每一天,刘佳桐都很忙。学习科研、学生事务、自己的小事业……无数个忙碌紧凑的日子拼成她的三年,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回首,岁月的吉光片羽里都是努力向上的痕迹。
这些不知疲倦的日子成就了这位学生工作、科研学习两不误的“非传统学霸”,她不仅参与了丰富的学生工作,被评为福建省创业之星标兵、市优秀共青团员、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厦门大学优秀三好学生、厦门大学十佳志愿者、厦门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厦门大学优秀团员等,载誉颇丰;还有着优秀的学习成绩,丰富的科研成果,国家奖学金、福建省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奖学金、厦门大学华为奖学金……这些都是她奋斗和汗水的见证。
刘佳桐用“青春不设限”来定义自己过去的三年。三年间,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无论是创业实践还是志愿服务,她始终怀揣求知的好奇与热切,敞开胸怀容纳更多的可能性。她感激厦大给予她有着丰富资源的平台,正是这个平台赋予她的无限的可能性使她面对困难、面对人生选择时更加自信与从容。
这种自信的最大体现,是她博士研究方向的更换,从信息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跨行到了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的数字媒介与个体采纳方向。在这三年里,她与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管理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等学院的老师们交流,收获颇丰,扩展视野也丰富了能力,让她有自信、有底气最终下定决心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
回首这三年,刘佳桐她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在充实自己,更像一盏不灭的灯在照亮别人。任职学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时,她奔波于32个学院,集结36个学生团体,号召千余名志愿者参与,历时200余天,穿梭在凌晨5点的芙蓉隧道和灯火通明的自钦楼间,翻新了芙蓉隧道的壁画。“用厦大特有的文化载体,用我们的画笔和想象,记录厦大百年风貌”。后来在朋友圈中偶然刷到有同学发现并赞美了壁画焕然一新的面貌,“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说。同时,她在工作中还有意无意地给许多厦大人传递了温暖与欢乐。
别离将至,刘佳桐即将迎来新的开始,她充满期待,期待着在厦门大学能创造更多的可能。
“在每一步成长中寻找心之所向”
张开西在演武场上拍摄的毕业照。
2018级数学学院本科生张开西在回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情形时,瞬时沉浸到往昔的喜悦中:“当时一个人在家,邮递包裹里的内容还是未知,当我拆开发现是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之后,赶紧打电话给我爸妈报喜。”时至今日,他微微颤抖的声音仍能彰显这份鲜活感动。
张开西刚进大学时有许多困惑。他完全不知道生活会向他展开怎样的画卷,无论是学科成绩的构成,或是课余活动的类型。于是,张开西对生活展开了探索。“数学学院在海韵校区,大一时,我总是穿过芙蓉隧道到本部去参加活动,那年是我参加活动最多的一年。”数学系的学习压力在张开西大二时初露端倪,不仅各色缤纷活动在视野消失,未来选择的多样性也让他不知所措。这时,他选择摈弃外界的纷繁芜杂,沉下心找到自己的节奏,钻研专业问题。渐渐地,数学天赋在他身上显露,一次次的成功点燃了他内心继续从事研究的火苗。对数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自身具备的出色能力是让他决定继续维持学生身份的重要因素,这也得以让他对广袤的数学世界进行更深的探求,让他最终选择直通清华数院基础数学方向的博士。小时候,张开西一直想当一名科学家。如今,在数学这条路上,他正缓慢而坚定地拼凑起儿时梦想的碎片。
在厦大四年里,张开西曾远赴剑桥大学交流。在其中,学习与实践体验相融,浓厚的研究氛围、师生间的热烈讨论无一不让他感受到学术的魅力。这段经历像是张开西的人生助推器,促成了他对数学研究的坚定选择。“大学每个阶段的想法都大相径庭,如果让大一时的我看到现在的我,可能都不敢想象我将继续攻读数学专业。人生是不存在最优解的,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初入学时,张开西觉得芙蓉隧道好长好长,现在却觉得好短。那个承载了他大学生涯上百次旅程的路段,马上就要从以脚步丈量的三维空间坍缩为用回忆来漫步的地理图标了。
“每一步都算数”
丁颖洁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在厦门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动员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发言。
“刚开始的梦想和现在可不一样了”,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丁颖洁回过头看在厦大三年的成长。2019年的她在未来职业规划中写着进入企业工作,而2022年的她,即将作为一名选调生在江西开启新的历练之旅。
初入厦大,丁颖洁就积极参与各种学生工作。作为硕士党支部的书记,她经常和其他学生干部策划各种创意活动,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开展学习教育。2021年8月,她所在的党支部获得“教育部全国第二批‘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称号。此外,她还担任党委组织部/党建办学生助理,并在研二担任兼职辅导员。“在这些工作中,我逐渐提升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丁颖洁在全心投入中获得锻炼。
2019年春节疫情暴发,丁颖洁在号召支部的党员为基层抗击疫情助力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投入防疫物资对接的工作中。她和学院5位青年党员建立起“担当者共克时艰志愿服务团队”,联动全球校友,给湖北送去第一批海外援助物资;2020年10月,这个团队获得“团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一分钟内,我们以1.99美元的价格,为湖北‘抢’到6万个护目镜”。作为囊萤讲师团的一员,丁颖洁将厦大青年党员“战疫有我,青春有为”的故事分享给广大青年学子,线上思政微课播放量超过五万。2021年7月,她获评“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学生代表在厦门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发言。
2020年4月,丁颖洁关注到由于疫情影响而滞销的农场品,她加入了“青选至”助农团队,利用自己本硕期间学到的创业学专业知识和积累下的实践经验,作为企宣部微博负责人开始在公众平台为优质农产品运营推广,累计发表微博博文36篇,为品牌增加了5000多粉丝。6月,丁颖洁作为项目队长带队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项目最终晋级百强并受邀前往深圳参加中国慈善展会的乡村振兴展馆。他们主推的“青选茶”为当地农户带来了22万的直接收入,还成为厦门航空36周年的纪念产品。“乘坐厦门航空的时候,飞机广播刚好在播报我们的‘青选茶’,向乘客介绍我们挖掘的特色茶品”,丁颖洁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给乡村带来新时代的生命力。
丁颖洁说,“每一步都算数”,而她在每一步中都更加明晰未来的方向。离开家乡求学,让她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也更加明白家乡在发展上的欠缺,“虽然都说建设家乡,但年轻人渴望更大的平台,其实很少有人愿意回去,人才流失严重”。丁颖洁在三年的党政工作经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又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使得她更加坚定地走向基层。确定选调生录取后,她立即独自一人在江西农村开展了两周的调研。
厦园三年荏苒,此刻即将远航,丁颖洁的行囊多了自信、成熟,又承载了新的理想,“这是厦大带给我的,嘉庚精神的底色已经烙印在我心中,而我可以带着这种精神传统走向社会”。
一届又一届厦大学子,将汗水、将努力融汇进厦门大学这条奔涌不息的长河之中,为学,致知无央;为人,充爱无疆。此刻,他们离开厦园,奔赴理想远方,每个人的行囊中有学识、有希望,亦有一朵长开的凤凰花……
(文/学生记者 季子楦 李晓倩 陈杨珏 图/受访者提供)
原文刊于厦门大学报第1402期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