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2019年度本科生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出炉。得知自己的论文获奖后,环境与生态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洋说:“付出的辛苦与努力都有了回报,我感到很开心。” “评奖是以论文的影响因子作为划分依据,我那篇论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很高,所以在申请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能获奖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喜文显得较为平静,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获得这个奖项。
此次获奖的学生,年龄、专业和年级各有不同,对学术研究的热忱却很一致。在研究中,他们或遇到各种难题与挑战,但始终兢兢业业、严谨求真,用实际行动表明:学术研究没有特别的限制,本科生也可以写出好论文。
在摸索中挖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济国,已被直博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目前博士一年级在读)。他以厦大本科生的身份,共发表过2篇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外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Optics Communications》(两份期刊都收录于SCI,分属于SCI 2区、3区期刊),其中1篇被评为学校2019年度本科生优秀论文一等奖。
“我也经历过相对‘迷茫’的时刻。”大一时,王济国并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他尝试参加各种社团和组织——加入学院办公室和科创中心,进了辩论队,还报了三四个社团。那段时间,因为事情繁杂,他经常要熬到半夜两三点才睡。
后来,他发现做科研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到大二,他开始慢慢给自己“做减法”——减轻在学生会的工作,退出辩论队,减少社团活动。王济国说,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同时兼顾多方面的事情,“所以需要从中挑出几个重点,然后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它”。
李洋(北京大学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推免成功),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科研兴趣。2017年暑假,她所在学院的精英班成员前往中科院的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学习。那是她第一次接触科研。
在研究所,李洋跟随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写文章,了解基本的实验、写作流程。师兄师姐按时打卡做实验、看文献的日常举动深深地触动了她。“他们专心做科研的精神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在做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李洋经常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老师沟通、交流。在一次《分析化学》课上,李洋对黄晓佳老师的磁固相萃取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她主动找老师探讨,并申请加入了老师的课题组。大二时,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李洋申请到了校长基金本科生项目,确定了论文选题,并开始自己的实验。2019年4月,她的论文成功发表于国际期刊《Talanta》(收录于SCI,属于SCI 2区期刊)。
在研究中体悟艰辛
科学研究之路,并非一条坦途。
陈喜文本科毕业已快一年,目前正为出国留学做准备。本科期间,他共发表了5篇学术文章。其中,有2篇文章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于《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期刊(收录于SCI,属于SCI 2区期刊),并荣获学校2018年度、2019年度本科生优秀论文一等奖。
从科研成果而言,陈喜文的学术生涯似乎“顺风顺水”。然而,他看似“得意”的经历,其实也不乏各式各样的挑战:比如电脑运行速度太慢拖延进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自学流体力学;实验时设置参数错误,导致时间浪费;太过专注于科研,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英语写作困难重重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科研上难以攻克的难题,但都在不同程度上给陈喜文带来心理压力。
师长的帮助让他得以从困难中脱身,品味不易中的甘甜。陈喜文说,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新事物、续写新篇章的过程。这些故事,虽然人不是其中的主角,但仍然非常有趣。“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去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并从中收获快乐。”
无独有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曼,由于年龄小、经验不足,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各种难题。论文的框架、结构安排,引文部分的写作和语言表达等问题,对她的研究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回忆起当时论文写作的状态,张曼称:“刚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我还非常不熟练,经常卡壳。尤其是论文的引言部分,要想写好它,需要非常好的科研积累和理论基础。”
为了解决问题,她向宋争勇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张曼开始调研相关课题,阅读大量文献,并从中习得写作技巧与经验。必要时,她还会请教身边的师兄师姐,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过,相比他人的帮助,张曼更强调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果碰到任何小问题都跑去问别人的话,可能会养成懒惰的习惯,不利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今后的科研道路也会产生较大阻碍。”
最后,通过多方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她完成了《Vanadium Dioxide-Based Bifunctional Metamaterial for Terahertz Waves》一文,于今年1月在工程技术类期刊《IEEE Photonics Journal》(收录于SCI,属于SCI 3区期刊)上正式发表。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我们无法复制别人的成功,却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这些新科研人而言,阅读、思考、实验、写作的过程,是他们今后学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从几位获奖者的经历来看,尽早从事科研的相关工作是他们的共同点。
张曼,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和宋争勇老师的团队成员一起从事科研工作;李洋,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在大一;陈喜文,在大一时参加学术竞赛活动,因缘结识了施天谟教授,随后进入了他的课题组;王济国也是在大一下学期就加入了自己导师所在的课题组。王济国说,自己虽不用独立承担课题,但是每周受到老师、师兄师姐的影响,对实验、科研工作的流程有了具体的感知。他认为,较早进入学习的“状态”能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不用急于求成,认真学习文献理论,掌握实验技巧,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
在科研工作中,他们形成了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研究的最开始,李洋未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在后期汇总的过程中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对应的数据。为此,她特地准备了一本实验记录册,每天或每周对自己完成的任务进行简单的总结。另外,她还有专门的文件夹,分放不同阶段的实验记录、数据和图片等。李洋说,这些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她在撰写论文时有清晰的时间线可寻,并更加全面、透彻地把握研究内容。
张曼也认为:“论文写作其实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一定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撰写英文论文时,要注意基本的拼写、语法和格式,否则论文会被审稿人退回,并要求反复修改。”对王济国、陈喜文来说,耐心和细心同样是他们实验、写作的必要条件。实验时,他们需要经过反复的调试和测验,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数据或结果。投稿时,收到编辑的修稿意见,他们要对稿件逐字逐句认真修改。
此外,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十分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
“对于研究生来说,很多本科阶段的知识其实都用不上了,但是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基础,会让你知道科研具体在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本科刚接触一些课程的时候,王济国坦言并没有学懂、学透。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以及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其实很多课程对自己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陈喜文也很重视学科基础知识与英语能力培养。他说,做好这两点,学生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优秀文章,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从而把科研工作完成得更好。
张曼和李洋则表示,学习和借鉴至关重要,只有在大量阅读文献,积累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清楚知晓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规范。
除上述经验之外,他们认为,学生还应该多和身边的导师、师兄师姐沟通和交流;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实验或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便更好地调整研究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文/ 校报学生记者 郭海旗 图/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