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百年拾光 >> 正文
【百年拾光】把厦大办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大学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4日 来源:

1950年代,是新中国如日初升、朝气蓬勃的年代,也是厦门大学凯歌奋进、茁壮成长的岁月。1950年7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资本论》全三卷的翻译者之一王亚南出任新中国成立后的厦门大学首任校长。他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为这所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0年7月王亚南(前左五)就任厦大校长时的合影

△王亚南校长与青年学生座谈学习和研究《资本论》

新生的厦大,春风吹拂,万象更新。王亚南上任后,迅速组建了一个精干的领导班子,一方面抓稳定师资队伍、稳定教学秩序、稳定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抓学风建设,抓思想改造,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

在保持学校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他着手对院系两级建制进行了初步调整:

一是撤销商学院,成立财经学院。将商学院原有银行、会计、国际贸易三系与法学院经济学系合并,财经学院下设财政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统计和国际贸易等四个系,将经济学系改设经济研究所,使厦大经济学科成为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二是理、工两学院下属各系分设专业组,数理系分数学、物理两组;化学系分纯粹化学、工业化学、有机化学三组;生物系分动物、植物两组;海洋系分海洋、水产两组;机械工程系分机械制造、动力两组;电机工程系分电力、电讯两组。同时恢复化学、海洋两个研究所。

三是将海洋系航海组扩展,设立三年制的航海专修科。将新接收的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改为南洋研究资料馆,后来在该馆基础上设立了南洋研究所。此外,还将教学内容拟作重大调整的政治系与法律系合并为政法系,并与文学院下属的四个系重组,成立文法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厦大被确定为华东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从华东地区原有的16所综合大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重点“加强”的对象。王亚南校长亲自担任厦门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院系调整的各项工作。

在这次院系调整中,虽然厦大的土木、电机、机械等工科专业及企管、法律、教育等专业被并入他校,但在王亚南校长的坚持下,厦大的财政金融、会计、统计和国际贸易等应用经济学专业被保留了下来,理论经济学专业得以重建,为此后厦大经济学科的发展和成为“南方经济学重镇”奠定了基础。福州大学(后改为福建师范学院)财经学院的会计、贸易、财金、统计等专业及数理化等7个系后来奉命并入厦大,也为厦大的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1953年元旦,王亚南(二排右三)与厦门大学经济系师生合影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对经济建设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王亚南校长制定了明确的“十六字”办学方针:“一抓教学,二抓科研;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他自己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第一线,给学生上课,并亲自带经济所的研究生。

△1950年8月,王亚南(前左五)与厦大经济研究所首届研究生合影

在抓好教学、科研的同时,他反复强调要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厦大办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大学。

1950年12月,高教部要求各高校呈报发展计划,王亚南校长就提出,厦大要根据厦门的地理优势,确定以“面向海洋,面向华侨,面向本省经济建设”为重点。

1952年8月12日,经王亚南校长审定,学校向高教部报送了《厦门大学关于专业设置与发展重点的意见》,明确提出:“我校专业发展系以理科为重点,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及师资设备、历史地理等本身条件,确定物理化学专业及其物质结构的专门化,动物学专业及海洋动物学的专门化,以及政治经济学专业为发展重点,并确定历史学专业及其南洋史专门化为发展重点。”这些重点专业的确定自然都与其专业基础、办学历史、师资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

△1953年9月22日,王亚南(前左三)出席全国综合大学会议

1955年12月,高教部在《关于厦门大学发展方向的决定》中,明确厦大以“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王亚南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坚决贯彻中央的决定,大家深刻认识到,要办好厦大这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必须充分发挥厦大的地理优势和传统的学科优势。

以地理优势而言,厦大地处东南沿海和著名侨乡,确实应当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与华侨,为千百万华侨服务。为此,学校先后设立了南洋研究所和华侨函授部(后改为海外函授学院),并在相关的系设立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海洋生物专业,并筹备成立东南亚历史、东南亚经济等专业,使东南亚研究、海洋研究成为厦门大学的特色。

以学科优势而言,解放前,厦大的师资力量就以化学系和经济系较为雄厚,化学系有胶体化学家傅鹰和物理化学家卢嘉锡等;经济系有王亚南、郭大力、石兆棠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学校每年招生,报考这两个系的人数也是最多的,先后培育了不少人才。王亚南担任校长后,继续把经济系和化学系作为重点发展,并率先成立了经济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因此,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学科优势,使其“更上一层楼”。

王亚南等校领导的远见卓识,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海内外华侨的大力支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厦大的“两个面向”行稳致远,一个学科强大而富有特色、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新厦大,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在世界面前。

△王亚南在卧云山舍楼前

王亚南的一生,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崇尚科学民主,提倡“百家争鸣”;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主张“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先驱者、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和中国经济史学的开拓者。

他主政厦门大学近20年,身先士卒,甘为老农,孜孜不倦地耕耘在社会主义教育园地;他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厦门大学新型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爱才惜才,知人善任,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为确立厦门大学“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发展方向,为厦门大学经济、化学等重点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亚南传——一个懂得“人的价值”的经济学家》一书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生动的文笔,记载了这位“一生辛勤传马列”的大学校长、这位不仅懂得经济价值、而且懂得“人的价值”的经济学家的感人故事。

(林坚)

(《百年拾光》栏目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线索。联系人:洪春生,联系电话:2187323,邮箱:xdtk@xmu.edu.cn


【往期回顾】

1.【百年拾光】陈嘉庚:“四万万之民族,决无居人之下之理”

/xmu/smu_news/2020/0619/c1552a405328/page.htm

2.【百年拾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厦门大学

/xmu/smu_news/2020/0628/c1552a405864/page.htm

3.【百年拾光】东南半壁的高等教育,还需要维持,所以决定不随潮流迁徙

/xmu/smu_news/2020/0707/c1552a406802/page.htm

【责任编辑:张夏】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