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焦念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海洋学家。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海洋科学研究一线,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机制,开辟了海洋碳汇研究新领域。他注重学科交叉研究和科学前沿原创性探索,率领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领域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不断书写海洋新发现。他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努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领学科新方向,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他不仅传承弘扬了厦大人的科学精神,更模范践行了海洋人的初心使命。“既要有学识,更要有精神”,是他的不懈追求和真实写照。
走进焦念志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组办公桌和墙上的大屏幕,这是他与助理、学生、及同事研讨问题的“院士工作室”。这是“看得见”的场景,而“看不见”的成果则留在他的科研历程中:2006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科研成果获得的全国高校十大进展、2013年获得的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17年获得的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2019年获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三十多年来,焦念志持之以恒,一直在与看不见的海洋科微型生物打交道,而这些看不见的小生物却在影响着看得见的气候变化。但要链接“看不见”与“看得见” 必须开拓创新。早在1991年,他率先开拓了海洋新生产力研究,这是海洋碳汇的一个量化指标。还有许多令人好奇的微型生物:原绿球藻、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菌、视紫红质细菌等等。他发现本来只能生活在有光水层的光合自养原绿球藻大量存在于完全黑暗的深水无光区、并通过学科交叉解释了为何会“颠倒了黑白”;他发现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菌在全球海洋尺度上的分布规律为何被“颠倒了方向”,引发了海洋碳循环机制的新认识;提出了海洋储碳新机制——“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被美国《科学》杂志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这个理论,不仅揭开了半个世纪前被美国科学家称之为不解之谜的面纱,而且还揭示了国际通用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标准方法误将那些溶在水中的碳汇当污染,“颠倒了位置”,改写了传承百年的经典认知。
焦念志注重学以致用、服务国家需求。早在2011年,他就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研发海洋碳汇,保障经济发展》的建议,并获“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一等奖。2013年,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海洋碳汇的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海洋碳汇的有效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支持多项涉及“海洋碳汇”的重点研发项目。在他及国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评估报告中首次纳入“海洋碳汇”内容,为联合国有关部门和各国政府科技战略决策提供了新依据。 2019年,“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及相关增汇措施被纳入IPCC气候变化特别报告,这标志着我国一直被国外诟病的养殖环境可华丽转身成为实施海洋负排放(人为增汇)的场所,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大上宣布我国碳中和目标,焦念志提出“研发海洋负排放支撑碳中和战略”的建议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厦门大学统筹学术与科技资源正式成立了全国首个“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2021年,焦念志领衔的“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心”获批首个海洋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
(海洋与地球学院 蓝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