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群贤长廊 >> 正文
师者|韩国磐:“不管阴晴与昼昏,总把清香吐”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2日 来源:人文学院

韩国磐:“不管阴晴与昼昏,总把清香吐”

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毛蕾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在韩国磐先生家中,前去上课的博士生随手拍下的一张珍贵照片。这里既是韩先生的会客室,也是韩先生伏案工作的书房。在上课的日子,这里又变成了授课的课堂。简陋的老式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韩先生的日常生活便是埋在书堆里读书写作。韩先生大部分文章和著作,包括被誉为经典并广为流传的两部“史纲”,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韩国磐先生,江苏如皋人。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厦大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学术奠基人。韩先生求学于内迁长汀的厦门大学。抗战胜利后厦大回迁厦门,韩先生便一直在厦大历史系任教,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始终围绕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韩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两部“史纲”(即《隋唐五代史纲》和《魏晋南北朝史纲》)最为著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堪称经典之作。

《隋唐五代史纲》1961年出版,但早在1956年就已经作为讲义在使用。其内容丰富,文笔简练,史料扎实,见微知著,兼具启发性和可读性,一出版就受到高校和学术界的欢迎和首肯,很快被各大学历史系作为教科书使用。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这本书也奠定了韩先生作为隋唐五代史专家的声名,为学术界所知晓。2019年厦大历史系举办纪念韩国磐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台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俊强提到他中学阶段在香港接受教育时,韩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纲》是香港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目之一。虽然当时他只能看到盗版书,但也足见该书在境外的影响力。

另外一部同样深受师生欢迎的《魏晋南北朝史纲》出版于1983年,在写作过程中即被确定为教育部指定大学文科教材,出版后多次印刷,并于1988年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韩国磐先生的两部“史纲”)

韩先生学术功底深厚,既擅长古文,又工于诗词格律,他讲课非常生动,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韩先生的寓所在鼓浪屿厦大宿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鼓浪屿鹿礁路26号是厦大历史系研究生都非常熟悉的门牌号。每隔一周,学生们便会乘渡轮来这里上课。韩先生也总是微笑着站在门口,将学生们迎进来,还亲自给大家泡上本地最传统的水仙茶。上课时,韩先生通常坐在老式书桌后面,学生们则随意面向书桌就坐。韩先生说话声音轻柔,但思维敏捷,很有条理。他经常强调:“做学问有三句话要牢记: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说话要留有余地;要注意以小见大。”这也是他一贯坚守的准则。他对古籍文献十分熟稔,史料出处如数家珍。有时让学生从书架上拿来书,说第几册第几卷,翻开便是,有些甚至可以整段背诵,令在座学生惊叹不已。

(上世纪90年代,韩先生在家中为博士生授课)

除了授课,每年经他评阅的学术著作及硕博士论文,都在数十万字以上。他成名后,慕名求教者甚多,或登门拜谒,或书信请教。对于这些求知若渴的晚辈,不管校内校外,不管相识不相识,他都一一耐心予以指点,有函必复。1989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至高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很难想象的是,在1975年,55岁正值学术壮年的韩先生被查出罹患食道癌。他以常人不能及的毅力接受了非常残酷的“胃代食道手术”治疗,锯断一排肋骨,切除20厘米食道,将胃移至胸腔外与喉管相接。韩先生戏称其为“内脏搬家”。手术后韩先生的生活和饮食受到了极大限制。他常年围着围兜防止胃部受凉,并时常摩挲胃部以助消化。但是韩先生极少谈论自己生病的经历和生活的不便,他也从不以年纪或者身体原因为自己寻求照顾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病中还是术后,韩先生始终严格自律,以病残之躯每日伏案工作,看书写作。《隋唐五代史纲》的修订工作,就是在手术后的化疗期间完成的。因为有与人民出版社的出版约定,韩先生强忍着化疗的折磨,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对书稿的修订。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韩先生以病残之躯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工作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他参与并主持申报博士点,组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招收研究生,所开创和建设的团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笔耕不辍,撰写了《隋唐五代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纲》、《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唐代社会经济诸问题》、《南北朝经济史略》等专著,并先后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韩先生的学术论著,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手术后完成的。他还兼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政协常委。

“不管阴晴与昼昏,总把清香吐”,这是韩先生创作的一首《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也是他毕生追求奋斗的座右铭。这体现了他坚毅达观的精神境界,也是他意志品质的最好写照。他也多次书录《咏梅词》赠给学成离校的博士生,足见他对这首词的喜爱程度。

(韩先生书录《卜算子·咏梅词》赠1994年毕业的赵云旗博士)

2003年,韩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5岁。正如郑学檬先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所说,韩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也都在这样做,“默默地教书著述,默默地生活,就象鼓浪屿的晨风,轻柔地掠过,轻轻地吹向大海。他恪守君子之道,严以律己,俭以修身,慎言人间是非,处处温良恭俭让,所以有德高望重之誉。”

【人物名片】

韩国磐先生,字漱石,号蘧庵,斋号老榕书屋。1920年出生,2003年逝世。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46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厦门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常委、主席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鲁番研究等。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史(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韩先生一生撰写著作20部,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文章130多篇。其传世著作中,以《隋唐五代史纲》(1961)、《魏晋南北朝史纲》(1983)和《北朝经济试探》(1958)、《南朝经济试探》(1963)最具代表性,学界称为“两纲”“两探”。其中,《隋唐五代史纲》曾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61年首次指导一位研究生。专门指导研究生是在1978年以后,陆续指导18位硕士研究生。1984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20位博士研究生和1位博士后。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