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群贤长廊 >> 正文
师者|夏宁邵:矢志创新 科研报国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1日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1995年,夏宁邵进入厦门大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科研成果。

初露头角 诊断试剂打破国际垄断

1995年,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成立了病毒学课题组,初来乍到的夏宁邵就带着几个学生在这开始了在厦大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夏宁邵就把“解决国家人民所需”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他工作多年逐渐形成的一个愿景。

当时,艾滋病刚刚传入中国十年,但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已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想要有效防控,诊断得先行。1992年,美国率先推出第三代艾滋病诊断试剂,与第二代相比,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检测窗口期大大缩短,相当于实现从“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跨越。但当时中国,第三代艾滋病诊断试剂完全依赖进口,其关键就在于国内没有自主供应的高质量的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相当于研制智能手机却没有芯片可用。因此,围绕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夏宁邵带领团队发起攻关,期望能实现进口替代。

1999年,夏宁邵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的难题,彻底解决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无芯”问题,研制出国内首个第三代艾滋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帮助我国国产艾滋病诊断试剂成功实现第一次更新换代。

因在艾滋病毒抗原和第三代诊断试剂上取得的突破,夏宁邵团队获得了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他们并未沉湎于一时的光环。此时,国外又推出了更为先进的第四代抗原抗体诊断试剂。为了尽早实现从“彩色电视”向“液晶电视”的跨越,夏宁邵团队又一头扎进了第四代诊断试剂的科研攻关中。2008年,研制上市第四代艾滋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再次引领了国内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更新迭代。

夏宁邵团队研发的艾滋病系列诊断试剂

艾滋病的复杂性决定了仅靠第三代试剂和第四代试剂来防控还远远不够。历时二十余年,夏宁邵团队相继完成了艾滋病毒的快速检测、确证、无创唾液检测、全自动检测、全球首个无创尿液自检等试剂,构建了能与进口诊断试剂相媲美的国产艾滋病免疫诊断试剂体系。目前,团队研制的艾滋病系列试剂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19年位居第一,在中、美、欧及“一带一路”沿线等42个国家累计使用超过5亿人次(海外0.6亿人次),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期间被遴选为我国艾滋病防控代表性成果向各国元首夫人代表团展示。

转战疫苗研发 锻造全球唯一

凭借诊断试剂起家的夏宁邵并未止步于此,他带领团队同步开展了更具有挑战性的疫苗研发工作。

戊肝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是一种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全球每年戊肝病毒感染2000万例,导致300多万例急性肝炎和5.7万例死亡。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新疆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戊肝疫情,共造成12万人感染。孕妇是受戊肝危害最重的群体,病死率达20%,并常引起流产和死胎。受此触动,1998年,夏宁邵团队选择以戊肝病毒作为团队成立早期的研究对象之一。

此前的戊肝研究表明,戊肝病毒免疫优势构象型表位位于其结构蛋白pORF2上,可能与pORF2蛋白的二聚化有关。但在此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团队表达纯化出高活性的pORF2蛋白。“我们起步比别人晚,条件不如别人,我们唯有更辛苦。”在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下,夏宁邵团队终于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戊肝病毒优势中和表位并阐明其结构,发明了基于大肠杆菌规模化制备抗原和VLP的方法,研制出团队的第一支疫苗——戊肝疫苗。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共有超过10万名志愿者参与戊肝疫苗Ⅲ期临床试验。2010年8月,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戊肝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在健康人群中戊肝疫苗的保护性达到100%,充分证明了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2年1月,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戊肝疫苗获得新药证书。《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均在重要位置给予报道。法新社、路透社、美国卫生部网站等境外媒体也分别以“中国研发成功戊肝疫苗”等为题进行了报道。10月27日,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正式在我国上市。10月29日,《自然》期刊发文高度评价该疫苗的上市,认为其“堪为中国蓬勃发展的生物科技领域起到示范作用,是中国独特的公、私合作的成功案例,对其它未受西方重视疾病的疫苗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

至此,历时14年、拥有12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参与、5亿元研发投入、产学研紧密协作的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戊肝疫苗获得成功。这一成功不仅让戊肝成为我国第28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传染病,而且扭转了国内外生物医药界的传统认识,证实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疫苗的研制是可行的,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基因工程药物奠基人之一、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发明人、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Rutter博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大肠杆菌类病毒颗粒疫苗技术平台)提供了一个生产疫苗的非常廉价和直接的方法”。

William Rutter博士(左六)与夏宁邵(左五)合影

2012年该成果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被教育部评为201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此后,团队不断推进这个全球唯一的戊肝疫苗走向国际,让“厦大智慧”惠及全球。2020年,戊肝疫苗在巴基斯坦上市,同年在美国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是中国疫苗首次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首个国产HPV疫苗

除了攻关戊肝疫苗研制,2002年夏宁邵团队同步启动了国产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的研究工作。历时18年,研制的首个国产HPV疫苗于2019年底获批上市,成功打破进口疫苗垄断。2021年,该疫苗获得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将凭借质优价廉的特点进一步惠及全球广大女性。此外,夏宁邵团队还开展了新一代HPV疫苗研究,研制的第二代九价HPV疫苗目前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2019年9月,时任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与养生堂集团总裁钟睒睒、全球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疫苗业务董事长Roger Conner共同签订新一代宫颈癌疫苗合作协议,基于夏宁邵团队的创新抗原技术与GSK的佐剂系统,联合研制新一代宫颈癌疫苗。

肩负国家队使命 跟疫情抢时间

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夏宁邵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开展新冠疫情科研攻关。作为“国家队”实验室理应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可实验资源与条件的缺乏成为了横亘在团队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会议持续了很久,讨论的结果是:暂停或放缓大多数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集中绝大部分实验资源投入新冠疫情科研攻关中去。

秉持着“早日出成果就能早日控制疫情”的信念,夏宁邵团队自2020年初,在大半年内无一天休假,时常三班倒、两班倒,全力投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和疫苗科研攻关工作,与病毒赛跑,跟疫情抢时间。

整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换来了成果。针对不同场景的检测需求,夏宁邵团队研制出了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试剂等24种新冠试剂(总抗体、IgM、IgG、中和抗体、抗原、核酸、细胞免疫)在中、美、欧、WHO等获48项注册证,其中总抗体试剂在丹麦、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德国的国际评估中均为最优,获得WHO新冠血清学流调建议方案的优先推荐。

新冠系列检测试剂

此外,团队与香港大学、万泰生物合作研制出的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被纳入全国新冠肺炎疫苗应急攻关五条攻关技术路线,现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正在海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

2020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夏宁邵团队“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亦师亦友 喜欢和学生交朋友

除了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活,夏宁邵每年也会给学生上课,尤其是给新生分享一些科研生涯的经历与思考,同时也给刚刚开启科研旅程的学生们一些建议与指引。

平日里,夏宁邵喜欢和学生交朋友,也常常用微信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与学生联系。“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和中老年人打交道,现在和年轻人交朋友,感觉自己更年轻,更加充满青春的活力。”对于旁人眼中的“代沟”,他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双方都需要互相学习。年轻人需要向中老年人学习,因为他们有很多经验;中老年人也应该向年轻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当看到个别学生不重视学习时,他则会用微信和学生谈谈心,“能影响一个是一个,能影响十来个是十来个。”用聊天代替说教,学生不但不反感,还都接受了这位益友的建议。

夏宁邵(中)与学生交流

夏宁邵的话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公共卫生学院,一直流传着他的一句“经典言论”——“跳跳高,够得着”。他曾给学生解释道:“比如,我们把天花板当作目标。你伸手,还差了点距离。但是,你可以每天跳一跳,现在可能只能跳30、40公分,锻炼一年,可能就能跳50、60公分了。这就叫‘跳跳高,够得着’。”

理论的核心在于合理的目标高度,既不因为目标设定得过高让人屡遭挫败、失去信心,也不因为太低而让人不思进取。这句朴素的话看似普通,却也是夏宁邵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指引着许多学子脚踏实地、不断进取。

夏宁邵团队的实验室大楼名为“椭圆楼”,既非其捐赠者之名,也非大楼之形,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意:“故科学之创新,恒须突破此圆之阻力,而拓之为椭圆,且又由椭而圆,由圆而椭,生生不息,渐臻于真理,此非真有毅力,又假之以时日与财力者,不能为也。故椭圆楼者,进取之谓也,创新之谓也。”

二十余年来,夏宁邵团队在诸多领域不断深耕,如在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乙肝诊断试剂、手足口病诊断试剂、溶瘤病毒药物等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与进展。未来,夏宁邵团队将继续秉持创新进取的“椭圆”精神,不断为国家育英才,为人民谋福祉。

【人物名片】

夏宁邵,男,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现任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注传染病疫苗和检测试剂研究30余年,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青、长江特岗学者。发表SCI论文460余篇,近七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是首位且两度入选Nature Biotechnology全球转化研究TOP20榜单的大陆学者(2017、2021)。研制的疫苗获2项国家一类新药文号、1项巴基斯坦上市许可,诊断试剂获78项中国注册证、3项美国FDA EUA授权、4项WHO PQ和EUL认证、32项欧盟CE认证。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中国专利金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等奖励。

(公共卫生学院)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