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发现 >> 科研进展 >> 正文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发表小分子探针用于临床药物分析与精准医学进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来源: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李林教授、潘思骏副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Huilin Shao教授合作,综述了小分子探针用于临床药物分析与精准医学的最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mall-molecule probes from bench to bedside: advancing molecular analysis of drug–target interactions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为题发表于Chem. Soc. Rev.

image.png

小分子探针是一类可以对特定生化分子进行响应的功能有机化合物,具备优良的分子特异性和生物相容性。在过去十年中,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生物分子机制、疾病信号通路和药物靶向分析等临床前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虽然科学家们已成功开发多种新颖化学结构和功能化设计的小分子探针,但许多探针在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挑战。近年来新兴的小分子探针和分析技术的协同发展策略,即通过同时构建新型探针和与之相匹配的临床分析技术,直接对人体或血液、腹水等临床易得样本进行特征分子图谱分析,为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前景。

image.png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小分子探针在药物靶点作用分析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应用,探讨了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小分子探针的功能化设计,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荧光染料、亲和标签、生物正交化学、新型共价基团、光激活基团等领域。同时,该综述描述了适用于药物靶点相互作用分析的转化医学技术,包括荧光成像、核医学成像、拉曼成像、定量质谱、化学蛋白质组学、靶向蛋白降解、稳定性蛋白质组学、酶联测定和等离子传感器等新技术。该综述重点探讨了小分子探针和医学分析技术的协同发展,以实现精准的转化医学和临床应用,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靶点相互作用、靶点识别与验证等研究。未来,小分子探针可以通过融合其他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其分析能力和应用范围。例如:1. 利用后期官能团化策略,如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实现小分子探针的高效制备;2. 采用双光子、近红外、长余辉等成像策略,提高探针在组织深度和分辨率方面的表现;3. 运用活体同量异位标记、单细胞质谱流式、DNA条形码等技术,提高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4. 通过分子探针与细胞外囊泡传感技术的融合,开创疾病生物标志物的血液分析新模式。这些策略和技术有望推动小分子探针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领域的深入发展,为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作出重要贡献。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是由厦门大学与黄维院士团队联合发起成立的全新机制柔性电子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聚焦于柔性电子材料、生物健康电子、智能电子系统等方向开展研究。深耕柔性电子学科近30年,研究院发起人黄维院士组建了一支集化学、生物、医学、光电子学和材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队伍。研究院正迅速发展壮大,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次,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次,国家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次。研究院将设立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培育建设新的一流学科增长点,同时建设柔性电子省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福建创新实验室建设,最终实现柔性电子材料在柔性显示、健康医疗领域的成果应用,推进未来产业孵化、落地。

(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毛敏倩】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