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国首批11名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走进了厦门大学的校园。他们将在这里展开一段崭新的知识产权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之旅,努力成长为谈得了科技、看得懂市场、精通于法律、胜任于实操、放眼于国际的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
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开辟了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新途径——区别于知识产权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突出职业导向、体现实务特色,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型人才。
在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厦门大学先行先试、创新求索。
“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招生的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我们在统考自主命题中研究设置了《知识产权专业基础》和《知识产权综合》两门专业课,前者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后者关注学生的知识产权管理实务素养,体现了专业化和应用型培养导向,吸引62人报考,首批报录比约为7:1(统招9人,推免2人)。”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介绍。
在此基础上,立足学校的知识产权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工医科等学科优势,以及广泛的教研实践平台资源,厦门大学初步建立起一套跨越学科、产教协同、突出综合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路径。
开学第一课,经济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难解难分”,便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在《知识产权经济学》的课堂上,龙小宁老师将经济分析引入知识产权司法裁判,提出通过分析和权衡经济效率,来量化并揭示当事人行为与司法裁判结果对经营主体及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影响。”本科阶段理工科出身的翁铭鸿同学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分享,“从知识产权领域各类行为的经济后果,来‘反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最优解’,这让我备受启迪,对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有了新的认知与思考。”
在知识产权经济学、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等3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之外,学生们将在选修课程中接触到更为丰富、聚焦的知识产权前沿领域实务内容——面向持续升温的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领域,可以系统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趋势,模拟数据治理,延伸对数据治理法律框架的创新思考;围绕“文化+”的焕新发展,可以在案例教学和实务互动中,加深理解知识产权对于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风控意识和管理能力。
“学校和知识产权研究院还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公检法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企业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设立多个联合培养基地,将通过多业态的产教协同,加强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林秀芹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生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如今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双轮驱动新局面,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工作,积极指导和支持学科基础好的高校申报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目前,已有26所高校成功增列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始了今年的招生工作。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新”出发,仍需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和整体思路,不断夯实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底座”,持续优化从生源选拔、产教融合培养到职业衔接的“前中后”端培养链路,确保教育改革和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稳定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攻读知识产权专硕前,我是一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执业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已经深刻感受到,知识产权案件背后更多的是市场博弈。”史祥琳同学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这段学习旅程,更加扎实地锤炼知识产权法务本领,更加出色地为创新服务。”
“我期待成为一名深受企业信赖的知识产权顾问,帮助企业有效保护创新成果、规避市场竞争风险,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能实现商业价值和竞争实力的最大化。”李姿霞同学满怀憧憬。
怀揣着对知识产权事业的钟情与向往,全国首批11名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率先奔跑起来,向着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向着更加宽广的事业舞台,向着更加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跑出青春力量的“加速度”。
(本报记者 李杨芳)
原载于2024年10月11日《中国知识产权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