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熊超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部分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当时战区大学纷纷内迁。其中北大、清华等校南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校都有“西迁”的历史。
面对战火威胁,1937年12月24日,厦门大学开始内迁,目的地是距离厦门800里外的福建山城——长汀。厦大因此成为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仅有的的国立大学,也是最逼近战区的国立大学,撑起了中华民族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
在长汀办学的8年中,厦大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弦歌不辍、坚持办学,在艰难困苦中铸就了“南方之强”的辉煌。80年后的今天,校方表示,长汀时期这种艰苦办学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厦门大学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也是厦大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跋涉内迁 艰苦办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1937年7月1日,陈嘉庚无条件地把厦大交给国家。7月6日,清华大学物理机电学家萨本栋教授临危受命,出任校长。
在萨本栋教授的心里,厦大内迁地点的选择,有这样的考虑:“一要留在东南很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二要设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三是要选择优良的环境,以便员生安心教导求学。”最终,他决定将厦大迁往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福建的山城长汀。
从厦门到长汀行程800里,要渡过鹭江、九龙江,越过崇山峻岭,加上土匪出没、车辆罕见,300多名师生肩扛手提行李和书籍,走了整整23天,才到达长汀。
当厦大人抵达长汀时,这里是“举目凄凉无故物”,条件极其恶劣。学校以长汀文庙为办公场所,租长汀饭店给教授安身栖息,借一座破楼作女生宿舍,男生宿舍同安堂采用大统仓的住宿模式,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睡觉。没有电灯,萨本栋就拆了自己专用的小汽车,用车上的发动机为学校发电。
到达长汀的最初三年,厦门大学每年的办学经费只有20万元,经费处处捉襟见肘,为了保证教学研究的正常进行,萨本栋率先执行减薪,按35%支领校长薪俸;教授的工资只按60%支取;副教授、专任讲师的工资只按75%支取;学生的伙食费每个月仅有10元钱。
从严治校 广育英才
据厦大校史记载,“1938年2月28日,在萨本栋的亲自督导下,各系严格举行1937年度上学期的学期考试。”这时,距离厦大搬至长汀刚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
当年4月6日,厦门大学延续办校传统,举行建校17周年的校庆活动,萨本栋盛装出席,他向厦大师生发出了“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的号令,他说,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这是“国魂所寄托的事业”。
长汀时期,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厦门大学发扬陈嘉庚的办学理念,延揽名师,汇集群贤。化学名家傅鹰、理学名家谢玉铭、文学大家施蛰存、经济学家黄开禄、戏剧家洪深、化学新秀蔡启瑞等一批名家名师,聚集山城,执鞭任教。从1937年到1944年,厦大新聘教授57位,其中42位有留学经历,24位获有博士学位。
学校极为重视教学工作,由名教授为学生讲授基础课,如萨本栋讲授普通物理学、普通制图学等,周辨明教授教英文课、吴士栋教授教西洋通史等。后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回忆说:“厦大长汀时期基础课的教授阵容,不仅为国内所仅有,即使在今天也很难找到。”
虽在战争时期,但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当时厦大图书馆拥有中外文书籍8万多册。在厦大1942级校友朱良灏的回忆中:“阅览厅共有两座,一是陈列文法商三学院必要参考书的;一是陈列理工学院参考书的,经常开放着,从上午七时半一直到晚上八时半才关闭。”
学校还自办电灯厂,设立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至1941年,厦大已建成实验所31间,可容纳621人,这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方之强 蜚声中外
长汀的8年中,厦大不仅有条不紊地发展,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誉为“南方之强”。
刚到长汀的时候,厦大只有3院9系,学生200多名,教职员工83名。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校发展为4院15系,专任教师94人,学生达到1044人。
在教师所取得的成就上,当时的校长萨本栋便是一个榜样,他曾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的《线路分析》上册,在厦大出版了《七股算机设计》,其论文《矩阵与张量》《三相电路中的双相座标系》等也受到科技界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的许多教师在学界也颇有成就,如当时的李培囿、阮康成、张文昌3人合译的《教学视导原则》一书获得教育部的奖金,文学院的周辨明教授被教育部聘为方音注音符号修订委员会委员等。
教师们饱学钻研,学生也勤学刻苦。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竞赛”上,按获奖人数与在校生数、全校系数及全年经费数的比率,厦大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之冠。
1940年,陈嘉庚代表南洋1000万华侨回国慰问抗战将士,在访问了重庆、西安、延安等地后,于当年11月9日折道到达长汀,视察厦门大学。看到厦大的现状,他高兴地说:“厦大有进步”“比其他大学可无逊色”。
厦门大学校誉日隆,吸引不少国际学者前来参观访问。例如,英国纽凯索大学雷立克教授于1944年来华时,慕厦大之名,不远千里,特来专访;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来访问后,称赞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英国皇家学会著名学者李约瑟也于1944年6月访问了厦大。
烽火中的厦大,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民族的栋梁。据不完全统计,长汀时期,厦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百位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长汀时期留下的精神财富:对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启迪
——写在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办学80周年之际
厦门大学抗战期间内迁长汀8年的办学历程,留下不少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挖掘,并继承发扬。
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长汀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
长汀时期,厦大师生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栋梁之材,成为中国东南的高教中心,“南方之强”从此蜚声中外。
在内迁长汀办学众多的宝贵遗产中,自强不息精神是最熠熠生辉的,正是秉持这样一种精神,厦大全体师生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将厦大办成当时“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
“爱国、勤奋、朴实、活跃”的校风
长汀时期,厦大形成了“爱国、勤奋、朴实、活跃”的校风。在“爱国”方面,当时师生爱国热情高涨,抗日救亡活动从未间断。在“勤奋”方面,厦大对学生课业要求严格,再加之抗战时期进入厦大的,多为清寒子弟,此时“勤奋”之风更浓。再者是“朴实”的校风,萨本栋反复告诫师生“不要大吹大擂”,全校上下埋头苦干,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务实勤奋的毕业生,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内迁长汀,还形成了生活上的“朴实”,学生穿布衣草鞋,不攀比,不为不良嗜好所引诱,“朴实”表现蔚然成风。最后是“活跃”的校风,当时学术思想活跃,名家云集,学术自由,而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今天,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任,回顾厦大内迁长汀时留下的精神财富,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育一流人才,首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其次要弘扬“大师”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这些都是建一流大学的立身之本。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长汀时期,条件简陋,但厦大还是发展为“南方之强”,这是因为有一大批德才兼备、诲人不倦的“大师”。
十九大报告里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培养出大量学问与品德兼具的双优人才,大学才堪称一流。厦大的长汀办学历史说明,只有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大学杰出之才才能真正“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