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徐崇利,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私法。201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2年和1998年分别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和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科研类和教学类);2016年《新兴国家崛起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中国的路径选择为视角》(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获福建省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整墙的书架都摆满了书,书桌上还整整齐齐码着一排将近一米高的书,踮着脚尖,才从书与书的缝隙里看到后面坐着的徐崇利老师。而他身后的窗户望出去,就是海。书海,书海,大概就是师者的精神世界。
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师,也是位“老”厦大人了。如果从工作算起,在厦大已经三十多年了;如果从学生时代算起,则还要早上几年。但这位上了三十几年课的老师,至今每次上讲台都还保有一颗上课的初心,“都还有些小小的紧张感”。
在徐老师本科毕业纪念册中,他用五个字表明了自己的职业向往:抄夫子之业。1990年,年轻的徐老师回到厦大法学院任教。
他的第一节课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起来,仍是历历在目。课前,虽然他做了充分的备课,然而还是遇上了最不想遇上的尴尬——两节课的内容他不到一节半课的时间内全部讲完了,留下了半节课多时间的空白——大概对于一位第一次上讲台的新手老师而言,面对四五十名年纪也跟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多少还是紧张了;大概自己语速快的特点在这第一次中又被放大了。
总之,那第一次课怎么收场比较模糊了,而那样的体验却是深深印刻在徐老师心里了。上完那次课,徐老师请来了学长同时也是同事的李琦老师当他的“场外指导”。几次课听下来,李琦老师给他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至今难忘。
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打磨,磨出了他独特的授课模式。
“我希望我上的每次课内容都能成为一篇漂亮的文章。”上好每一次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要花去他不少时间精力。但徐老师认为,上课是教师的本分,上课也是一门良心活。三十几年,上了数也数不清的课,可是每次上课的前一晚,重新再备课却是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哪怕那些讲授的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教师身份的尊重。“课上得好不好,精不精彩,这可关乎到自己在学生印象中一辈子的形象呐。”徐老师打趣着告诉笔者。
兼具专题性和系统性是他对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我赞成并且希望一门课由同一位老师从头上到尾,这样可以确保这门课程的内在系统性和逻辑性得以延续。”在本科生的课程中,除了讲授知识点,徐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法律素养,深刻理解法律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法律的种子,是对一名法学院老师最好的褒奖。
上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学生有生活或者是学业等其他方面的困惑,徐老师也乐于提供他的“徐式帮助”。谈到写推荐信。在徐老师看来,推荐绝不能是无中生有夸夸其谈的“廉价推荐”,必须是“说深说透”的有效推荐,因此,签发推荐信是一项很慎重的事情,必须保证被推荐的学生是真实的优秀。徐老师曾经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系推荐了一名学生,第二年收到了该大学的邮件,对学生肯定有加,并且希望多多推荐中国的优秀学生前往。
当然,除了教学任务,科研也占据了徐老师的大部分精力。早出晚归,潜心学问。做学问,不进则退,徐老师深谙此理,丝毫不敢松懈:“你看,我们这层楼的老师们比我投入的更多,榜样都在隔壁呢。”
正是这样一位谦虚、随和的老师,用认真、严谨诠释了师者的涵义,用天份、热情和投入演绎了师者的角色。
他说,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大概就是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写照。
他说,他只是一名再平凡不过的老师,可是,师者的魅力和光芒,自在举止言谈之间。
(宣传部 欧阳桂莲 图片由徐崇利提供)
责任编辑:欧阳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