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老师】行之愈笃,知之益明——记社会与人类学院童敏教授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0日 来源:社会与人类学院

【人物简介】童敏,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社会工作方面的中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论著多部主持多项国家社科课题。2019年荣获中国社会工作领域最高奖项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2021荣获“2020年度厦门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突出个人”2021年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荣誉称号

奔跑于社会工作的实践田野

求学阶段的童敏老师兴趣广泛,曾横跨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等领域,丰富的受教育经历使他对社会工作有着更具广度的认识。而让童敏老师下定决心在社会工作领域深耕的,是他在香港理工大学进修时参与青年深宵服务工作的经历。那时的香港街头经常有“深夜还在流浪的青少年,他们拿着铁棍、石头打架,出人命是常有的事”。每当这时总有社工出现,把他们带到临时住所,开展劝解、辅导等服务工作,让他们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切身的参与让童老师逐渐领会到了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助人助己,也渐渐明白社会工作学科的特殊性——实践出真知。此后,童老师便踏上了社会工作的建设与发展道路,久久为功,耕耘至今。

回到内地后,他开始致力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从2003年厦门市湖里区康乐社区创建厦门市全国社会工作实践示范基地,到2009年厦门市湖里区成为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到2011年厦门市政府第一次购买社工项目,再到2017年厦门市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培养项目”……厦门市社会工作发展的每一步,童老师都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可以说,他是厦门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厦门之外,童敏老师更将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脚步留在了福州、成都、深圳等多个城市,项目范围囊括精神健康、三社联动等。

这期间,童老师是教室里的“讲师”,也是实务领域的“督导者”和“研究者”。多重身份的背后是他不变的理念:社会工作是一门以改变为导向的实务学科,它的知识来源于实践且能够运用于实践,他要在实践中探寻本土的、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

探索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学术前沿

长期以来,“如何使社会工作在学理与实践上都能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童老师,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工作或许难以在中国生根。为此,童老师将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相统合,探究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服务逻辑,厘清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专业选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童老师敏锐地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发挥专业作用。他紧密结合当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从心理健康如何融入基层治理的角度发表《双核牵头、社会参与融合两种治理观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论文,从社会工作参与多元主体共治的社区危机治理中保持自身专业性角度撰写《专业与治理: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危机治理的过程研究》等文章。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的新理念推动社会工作向更为专业的领域拓展,也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更符合中国实际。

在长期探索社会工作前沿过程中,童老师经过梳理与凝练,写下了《社会工作本质的百年探寻与实践》《东西方的碰撞与交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和谐社会建构》等代表性论文;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出版了《社会工作理论——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等著作。2021年3月,由他领衔编制的《社会工作督导指南》历经4年多的反复研讨、修改和打磨最终定稿,被民政部认定为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督导的全国行业标准,为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添上厚重的一笔。

童老师曾说:“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条艰难的路,可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不这么做更没有出路!我在这个过程中从来没有断过,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想着做这件事情,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拿笔就写,哪怕在外面出差也一刻不停。”童老师用实际行动坚定地践行着初心与使命,他让我们看到社会工作本土化在筚路蓝缕的道路中,虽险滩在前,亦有无限风光。

浸润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

“和别人打交道,你讲的不一定要好,但一定要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样你心里就有底气,才不会自己怀疑自己”,在教书育人上,童老师如此要求自己,也如此回应学生。他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东西都是本人真正经历过的,2017级硕士生郑静雯说:“对于同学们的提问,童老师总能一语道出精髓,先理出同学提问的思路,再将实践经历与理论基础相结合以大家能明白的方式讲授,而非自说自话。”他告诫同学们:第一,没经历的事情不轻易发表意见,尊重别人的生活。第二,行动而非想法先行,生活是在行动中“让别人相信、让自己自信”的过程。第三,在“做”的过程中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他人抱以关切,对生活怀有感恩。社会工作是帮助人的学科,通过实践帮助他人更好地生活,将助人、务实的价值理念融入生活,这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锤炼,也将使他人与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不仅仅来自课堂,也来自专业实习实践。在实务中,童敏老师一如既往地细致体贴、以身作则。谢翡玲同学分享道:“某次去调研,我们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我觉得直接上去至少有个地方坐着休息,但童老师说现在上去会打扰人家原定的工作安排,于是我们一直在楼下等到约定时间提前五分钟才上楼。”科研不是傲慢的托词,不因为自己的需要给对方带来麻烦,是童敏老师教给学生的为人态度。这样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同理心还体现在童敏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上。黄俪俪同学回忆道:“刚去护理院实习时亲历了老人过世的事件,人生中第一次离死亡如此之近。当时夹杂着惊惧、伤心和愧疚,又想到多年前离世的爷爷奶奶,眼泪止不住偷偷流了一下午。那天正值童老师来督导,在回学校的路上,老师没有直接安慰我,而是分享了他自己的相关经历。那一次,童老师借着实习完成了对我的生命教育。”童老师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位同学,这也使他在从教三十多年后收获了2021年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荣誉称号。在颁奖典礼上,童老师激动的说:“这是对我三十多年教书育人的最好肯定!”

作为教师、学者、系主任,他奔波在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中,但巨大的工作量依然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秉承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童老师始终向前迈进。“人生中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有几次呢?我想尽量多做一些。”对于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童老师常常用“张力”一词来表述。他常说:“想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我能做什么’,现有的资源能够为我提供哪些支持?想着‘能做什么’,做起来就容易;想着‘要做什么’,张力就出来了,想法越强烈,张力就越大。”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所能为。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他给予学生的宝贵“财富”。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时间一轮轮走过,童敏老师的悉心教诲也留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中,指引他们平和从容地面对人生,而童老师自己更数十年如一日于实践中悟实务之真知,于生活中寻人性之常理,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和担当负于己身。童敏老师说社会工作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人有一种力量感,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可改变的。”他在自己的社会工作经历中,将“改变的力量”变成一簇簇微光落入一个个家庭、社区;在科学研究中,将“改变的理念”融入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中;在教书育人中,又将“改变的魅力”扎根在同学们的心田,指引着同学们践行社会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己之心花奉灼灼之国华。

社会与人类学院/唐雨晴、黄尹盈、阿热发提、房义坤、马倩、杜满春、周欣曼、边巴卓玛



【责任编辑:林余颖】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