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老师】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博雅笃行 心传共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来源:宣传部

【人物名片】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双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等重要职务。主要从事华夏传播研究,已出版著作3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

他是华夏传播“果园”的园丁,辛勤耕耘,打造全国华夏传播研究的厦大先行区;钟情教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华传事业的“果苗”。他是新闻传播学院的谢清果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果子哥”。

转型?能行!

2006年,新闻传播系黄星民教授向刚哲学博士毕业的谢清果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发挥哲学专业优势,从事华夏传播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传承厦门大学的华夏传播研究传统。

“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可作为哲学专业的博士,我一开始并不了解传播学,也不了解华夏传播。”但为了这个承诺,他毅然投入了跨专业的学习中,在前辈们的帮助和指导下,研读相关书籍,认真旁听专业学者的课,全心全意地汲取专业知识。

谢清果充分发挥自己在“老子研究”方面的专长,从道家思想和语言传播结合研究入手,进而以儒释道的传播思想作为支点来建构华夏传播学的理论体系,逐渐确立起自己的本土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文化主体性。

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谢清果生发出对华夏传播的深切热爱。“中华民族是以心传天下、和合共生为特质的伟大民族。当你一旦做起来,那种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一种民族情结,谢清果一直在“华夏传播”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主编《华夏传播研究》《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华老学》三本集刊,出版《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等六套丛书和数十部著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200余篇论文……过去十余年的研究经历证明: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

传统文化入课堂

“家风家训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华夏家庭传播的一个重要切口。”“良好的家风家训不仅表达着祖辈的殷切嘱托,更应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标尺。”……今年五四青年节,谢清果带着学生们来到了厦门江夏堂,在这里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座谈会。

江夏堂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黄培松于1910年奉旨建造的宗祠,内设的家规家训馆展示了黄氏家族的孝廉故事,以及黄氏宗训、族训和家规。“黄氏后人在厦门建设的这个祠堂,不仅是联系宗族后代的桥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海内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对话的绝佳窗口。”在实践参访中,谢清果带学生们感悟着依然在现代社会中传播的传统文化精神。

除了在中华大地广袤“田野”上的教学,谢清果也将传统文化融入传播课堂。他重点打造本科课程《华夏传播概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探讨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方向。同时,他也开设《华夏文明传播》《道德经》等全校性本科课程和《媒介学与文明研究》《中国传播理论研究》等硕博选修课程,力争构建起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谢清果与学生在江夏堂开展师生座谈会

“每一个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都是一个隐藏的窗口,需要新鲜的力量对这些窗口不断进行发现、学习与深耕,才可以使之广为传承发展,让更多人乃至全世界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观念、传播机制和理论体系”,谢清果这样理解课程教学的意义。

以真心换真情

在“果园”里,“师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谢清果心中师生关系的妙境为“相互成就,双向奔赴”,“我们以中国的共生传播智慧,来引领我们‘师生共同体’的建构”。

“师门不能成为一家,何谈天下一家。”不论是谢清果自掏腰包为学生买书,在“心传读书会”共同研读经典,还是邀请郭齐勇、贡华南、潘祥辉等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亦或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大家齐练“八段锦”,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做学生的烦恼导师,为学生排忧解难,都透露着他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

在谢清果打造的翻转课堂上,他让学生们做起了“小老师”。在讲台上,同学们难免会感到紧张,但他总会在评价时毫不吝啬地夸赞学生。“人是需要被肯定和鼓励的,谢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我们优点的眼睛,他总能给予我们非常真诚的夸奖,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鼓舞。”2022级硕士研究生薛睿说。在谢清果的夸赞下,讲台上的“小老师”变得越来越自信。

周末闲暇,谢清果还会组织学生踏青郊游,在山海健康步道上放松身心。“我们会一起话家常、聊感悟,路途中的欢声笑语让我的心灵更加充实了”,同学们在师徒郊游中感受到“果园”亲如一家的温馨。

谢清果与学生在山海步道踏青

谢清果凭借着真诚,换来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正是以真心换真情,才成就了师生的“双向奔赴”。

“博雅笃行,心传共生”,这是谢清果为果园定下的果训。用上善若水静心,以心传共生践行,谢清果以光大华传事业之心做事,秉持着“时不我待”的热忱与使命感,扬一代学术研究新风,开华夏传播新篇章。

(学生记者 夏羽 新闻传播学院 王婕、李爽、李海文)

【责任编辑:毛敏倩】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