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传超,1987年8月生,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秘书长,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引进人才。2015年6月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类生物学博士学位,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先后任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博士后、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7年8月入职厦门大学任副教授,2018年6月晋升为教授,2018年11月被遴选为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9年11月起兼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王传超在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上的演讲:《让DNA来回答:我们的祖先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做没有人去做的事情”
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培养基地班的海洋生物,到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类生物学,“海洋生物与分子人类学,如何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碰撞?”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开始了对王传超老师的访谈。谈及自己的选择与转变,王老师直言基于爱好。人要在广泛而持续的尝试中了解自我,发现那些自己相对擅长的事物,并且从中找到自我价值和快乐,从而实现自身能力与兴趣爱好的和谐统一,推动着自己前行。
王传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大高加索地区跨越3000多年的草原游牧人群形成历史的文章
擅长与天赋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挖掘。王传超老师高中选择了理科,但也难以割舍对人文学科的喜爱。他说:“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我就非常喜欢看一些关于历史的、语言的、讨论不同人群间变迁历史的书籍。”这是一颗被悄然埋下的种子,经过辛勤浇灌,它必将成为一课参天大树。
王传超老师的第一次尝试,是大学本科选择海洋生物学科。本科的学习帮助他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事情。王老师坦言:“学习海洋生物学需要有个‘好记性’,可是我不太擅长短时间内记忆内容,这于我而言太困难了。我发现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学科,但我知道:我喜欢从事学术研究。”
因此,考研时王传超老师重新选择研究方向,由海洋生物学跨界到人类学,这是他的第二次尝试。谈及为何选择人类学时,他说:“因为人只有一种,全世界的现代人都只有一种。人类学也包括体质人类学,与生物学和医学有紧密联系,我也只是从研究海洋生物转向了研究人类。我觉得生物学和医学是热门领域,专家学者和学生众多,而体质和生物人类学则是冷门领域,少有人问津,我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除了考量自己的爱好与能力,在王老师看来,选择少有人走过的路,也是他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历史悠久,考古遗址众多,古人类遗骸丰富,这是我们的祖先跟我们之间的纽带,是祖先留给我们来探索其源流历史的无比珍贵的材料。无论是考古学还是历史学,关键点在于‘人’,古DNA可以让骨头开口说话,意义重大,而我国的古DNA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我喜欢去做没有人去做的事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能知道‘我们是谁’。”在少有人行至的学术道路上挖掘自我价值,一直是王传超老师的指路明灯,引领他一路披荆斩棘,探索未知。
“亲切的噩梦”
科研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更是家常便饭。王老师有个项目做了6年。从在复旦读书的时候开始,到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到德国马普所,后来到厦大工作,曾一直困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当陷入死循环的时候,他也很多次想要放弃。
面对充满着限制、困难与焦虑的研究,王老师幽默地称它为“亲切的噩梦”。“这个项目陪伴了我6年的时间,它好多时候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噩梦,但是好多时候又会觉得它会无比亲切。就这样反反复复了6年,终于在这几天我们把它彻底完善出来,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王传超联合全球40余个单位发布东亚地区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古人基因组研究
对于研究中的困难与阻碍,王老师认为,较于对知识体系的考验,这更多是对个人意志与心态的磨练,怎样直面困难,怎样转变心态。而最终困难与问题都会化为人生道路上难能可贵的助力,使人变得更加成熟,更好地驾驭在研究甚至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波士顿的时候,我记得多次在大雪里徘徊在家门口的查尔斯河边,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很冷,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温馨美好。”
正如歌德所言,“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就变为甘美。”
世上本无学科之分
从事着生物、语言、历史、考古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对于学科的划分与融合,王老师有着更为广阔而包容的视角。“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百余年前分道扬镳,而在我们这个实验室希望把两者再带回到一起”,这是王老师实验室的座右铭。王老师的实验室汇集了来自生物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法医学等众多专业背景的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学科碰撞中不断产出新的学术成果。
“我经常说世界上本没有学科之分,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世界,科学问题是不会有人为设置的学科界限的,学科交叉和融合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们这个世界。”
学科的划分有时形成阻隔,仅在自己学科领域探讨,正如盲人摸象般难得全貌。“只有把摸到的不同部位,把不同的学科方向都组合起来,就像拼图一样拼起来,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课程有学科划分,而知识没有边界。同学们的学习,也应如此。王老师鼓励大家勇于打破学科限制,多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许多问题在某一个学科内部,其实就是无解的,现有的这些单一学科内部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也就找不到答案。”当遇到本学科领域无法解决的难题,不妨打开眼界,寻找其他方面的解释。
他笑言,“我觉得我能够在研究领域做出成果的一个原因是:我是人类学里生物学最好,生物学里考古学最棒的,考古学里最懂语言学的。”
让你一往无前的老师
在教学中,王传超老师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位学生评价道:“传超老师常以引导式的教学带领我们去思考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引我们走进新鲜而广袤的世界。”他的课程丰富充实,却少有沉重的负担,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去理解和感悟知识。最初的课堂答疑逐渐演变成了每周五下午人类学系众多学生们自发聚集到他的办公室,办起了学术沙龙来探讨最新进展和相应课题,同学们还能通过网络视频与海外顶尖实验室的专家学者们进行学术讨论。他引导学生在学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知识架构后,运用这些知识去开展自己的研究。“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希望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更多的事情。老师要做的,可能更多是在他们遇到问题、挫折、困难的时候,拉一把或者扶一把,让他们能够继续走上正轨。”
王传超老师在实验室给学生们讲解问题
人类学等社科学生经常会有自己所学知识有用无用的担忧,王传超老师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学习人类学以后究竟能干什么,特地请来了已经毕业多年且事业有成的学姐讲解创业经历,让许多学生记忆犹新。在王传超老师看来,体会学科的意义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循序渐进的。书本上的知识可能无法立刻变现,但知识的积累、思维的锻炼以及大学的经历都将是我们人生中的厚实积淀与美好回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我们不能跳过小学而直接进入中学一样。保持好奇心,对未知的探索、对真理的追寻、对知识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位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扛起来的责任。”
而在知识之外,王传超老师更希望自己作为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学会怎样和自己和谐相处。这是老师能够带给学生的更长远的人生财富。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独自支撑,独自解决,最终走出困境,这是他作为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成长。“除了学习知识外,如果在大学阶段你能够去学会怎样跟自己和谐相处,那么无论从人生心态还是长远发展来看,这都是最好的。”
人生漫漫长路。迷失方向时,茫然无措时,有前辈指引,有师长点拨,何其幸事!
(社会与人类学院 张金波 王雪霏 杜满春 孙晓菁)
【身边好老师】专栏通过选树优秀教师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展示新时代我校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良好形象,营造院院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坚持“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坚强保证。欢迎各学院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联系人:教师工作部 巩林,联系电话:2188924,邮箱:jsgzb@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