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肖宁遥,女,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教师。2008年7月任教于海外教育学院,曾于2010-2012年赴德国德里尔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先后获得孔子学院总部全球“国际汉语优秀课例大赛”三等奖,第十届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最佳课件奖”,校“鹭燕奖教金”等荣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CCTV-4“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并斩获佳绩。2016年出版《“轻松猫”中文分级读物》系列教材。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星火。”
这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是肖宁遥最喜欢的一句话。这位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思考与探索中努力前行,不遗余力地点燃中华文化传播的点点星火。
“弃医”从文,追寻汉语教学的静水流深
初识肖宁遥老师,你总能被她身上恬淡、亲和而又坚韧的气质所吸引。
肖宁遥出身于重庆渝中区的一个医科世家,曾祖父是1892年成立的“宽仁医院”第一任医生,并留下“世代为医”的遗训,祖父则是建国后重庆儿童医学开创者之一。在医学世家成长的她,却对中国文学爱得如痴如醉。回忆起过往,她笑着说:“小时候,我的零花钱几乎全用来买各类文学书籍,从古代典籍到现代小说,从中国文学到西方戏剧,这些书总是让我无法自拔地沉迷其中。”
2001年,肖宁遥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对外汉语专业。她决心读文科这件事,在“世代为医”的家族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所有人都认为她放弃了一条平坦顺遂的道路,而选择了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面对家人们的百般劝阻,肖宁遥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恰巧是这份未知,成就了她现在的精彩。
研究生阶段,肖宁遥就开始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给外国留学生上课。“最多的时候一周要上二十几节课,不包括我要学的专业课……”“那时候没有适合留学生使用的现当代文学教材,我就自己编写。”回想起第一次教学的场景,肖宁遥历历在目。而这些经历,为她日后的课堂教学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她收到了包括国家话剧院在内的多份工作邀约,最终,她怀着对汉语教学的满腔热情,选择来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她目前在海外教育学院教授综合汉语、现当代文学、中国戏剧、中华文化才艺、汉语阅读、写作等多种课程。肖宁遥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情与敬畏,她常说:“一名教师的成功与否,不是看你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得到了多少。”于她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独立个体,教师的责任就是启发学生,“点亮”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融通中外,从特里尔的《雷雨》到翔安的“中国日”
熟悉肖宁遥的人都知道,她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学院“中国日”文化节的创始人和总导演。
其实早在2011年,她就曾作为导演将中国经典话剧——《雷雨》搬上德国特里尔大学的舞台。全剧遵循只删不改的原则,保留了曹禺的《雷雨》剧本原貌。面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德国学生,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肖宁遥在排练时一字一字地纠正学生的发音,一句一句地指导台词,从走台、舞台动作、表情到人物情绪,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辅导,让他们对这出中国经典话剧中的人物心理、性格和人物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演出当天,7位外国学生,用娴熟的中文台词和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全新展现了《雷雨》的独特魅力。演出在德国引起不小的轰动,特里尔当地最大的报纸《特里尔人民之友》特辟版面刊登了《雷雨》公演的报道及剧照。《雷雨》在德国共演出四场,成为第一部由德国人用中文出演的话剧全剧。肖宁遥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嘉奖。
2012年回到厦大后,这位“导演”又开始“重操旧业”。为了让留学生们更能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同时引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深挖中华文化内涵,为日后赴海外孔院支教打好基础,她将在卢森堡大学举办过的“中国日”文化活动“复制”回来,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具校园特色。
每年12月,作为“中国日”文化节总导演的她,总是夜以继日地奔忙。从策划筹备到确定活动形式、彩排演练,最后到整个系列活动的完美呈现,都凝结了她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从第一届在小教室开展到第六届面向整个校区举办,从五十几人的小范围活动到五百多名中外师生共同参与,从小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到全校区的文化荟萃联欢和中华文化体验,“中国日”已经成为了海外教育学院的一大品牌,也逐渐成为翔安校区校园文化的“调味剂”和文化育人工作的“催化剂”。
第六届“中国日”的舞台上,中国研究生杨焕焕和孟加拉国本科生徐谦分别用对方的语言朗诵《再别康桥》,台下一位孟加拉国留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这一幕让杨焕焕久久难以忘怀,“中国日对我而言有了更加非凡的意义”。既是活动主持人又是中华文化体验区工作人员的尼日利亚籍研究生孙浩天同学感慨到:“中国日所有的活动都包含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魅力与特征,是一次丰富的教学实践!”
透过“中国日”,我们看到了文化碰撞交融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感受到绵延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感动于肖老师“融通中外,为学生打开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户”的坚守与心血。
匠心独运,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万木葱茏,鸟语蝉鸣的五月某个午后,在坤銮楼B502汉语短期班的课堂上,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十八位外国同学,正围绕“全球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题,开展激烈的中文辩论。现场还请来了中国研究生和高级班的留学生共同担任评委。辩论中,学生们你来我往、妙语连珠,频频运用中国俗语以及网络热词,连在场中国学生们都惊叹不已。
这是肖宁遥在讲授完《从电视节目看文化》这一专题后,根据其中涉及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等概念,特地为学生们设计的教学环节,不仅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更能够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她总结说:“中外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上,也体现在思维上。要想做一个好的中文辩手,就必须用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去思考并将其表达出来,进而培养汉语思维。”
在肖宁遥的教学理念里,她坚信“教育不是灌输”,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体悟所学,有所钻研。“少即是多”,她时常这么警醒自己,也这么告诫那些即将成为汉语教师的学生们。
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肖宁遥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充分让课堂教学“动”起来。她的课堂总是融合了朗诵、辩论、戏剧表演及实验写作等充满新鲜感的教学环节。她鼓励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创作中文剧本,在课堂上留一小段时间让他们进行表演。为了解决初级汉语习得者缺乏合适阅读教辅的问题,她常常熬夜编写小故事,创作小说和作品供学生们阅读,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些作品引起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关注,将其出版成为《“轻松猫”中文分级读物》系列教材。针对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听”“说”方面相对薄弱的问题,她给学生布置“就某一热点问题采访5名中国同学”“和中国朋友打一通电话”等这样充满趣味性的课后作业,鼓励他们大胆交流。
她常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语言背后的文化可以串联起这个过程。”基于此,2018年下半年,肖宁遥和陈端端老师创新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在课堂讲解之外,组织留学生进行实地参访、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推动留学生走入社区,帮助国际学生亲身实地、多维度地感知最真实的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对于课堂教学,肖宁遥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她总谦虚地说:“教学对我而言是教也是学,教给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再从每个心智成熟的学生身上汲取新的灵感,滋养往后的教学。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从不见外,尽心竭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肖宁遥眼里,帮助学生成长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事情。自任教起,她就时常鼓励留学生们参加各类汉语大赛,并利用课余时间不遗余力地参与指导。早在2009年,刚工作不久的她作为福建赛区领队和指导老师,带领选拔出来的5名学生参加CCTV-4第二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就斩获一个银奖、两个优秀奖、两个鼓励奖。其中获奖的乌克兰学生卡佳和美国学生吴孟天毕业之后,就将中国作为第二故乡,成为“不见外”的中外交流使者。
2018年夏天,肖宁遥指导2017级土耳其学生白婷丽参加全国第二届“汉教英雄会”汉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她全程陪同白婷丽参赛,在每个环节都给予悉心指导,衣食住行面面俱到,还不忘给学生做心理辅导。肖宁遥回忆到,当学生发现比赛题目难度陡增时,特别紧张。于是,她通过转移法等交谈技巧先降低学生的焦虑感,然后慢慢带领学生理清思路。她打趣说:“在候考室等待学生的那种场面,像极了母亲陪伴孩子参加高考的情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激烈角逐,白婷丽最终以外籍学生组第六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肖宁遥也以优异表现荣获“最佳指导教师”称号。提及肖宁遥老师,白婷丽心中满是感动:“我在比赛中获得的一切都有肖老师的痕迹,她仿佛有种魔力,让我不想停下中文学习的脚步。”
肖宁遥以她温暖、和蔼、耐心、细致的巨大人格魅力,赢得了中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她更是对学生关怀备至,常常凌晨一点多还在答复学生的问题。曾经有一位泰国留学生因为家境原因想要辍学,肖宁遥听说后多次找学生谈心,开导劝慰他,常常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查缺补漏。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参加了学校“外国人唱中国歌,中国人唱外国歌”比赛并荣获冠军,并且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顺利完成了在厦门大学的学业。
正如她在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后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把中国故事告诉‘老外’的老内,我们在国际汉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应该不见外。”肖宁遥用质朴的言行传递着她“不见外”的大爱,当好每一个中外学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肖宁遥老师始终将推广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使命,身体力行地在文化交流的第一线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当代中国的世界形象,用心点燃一束束热爱汉语的火焰,让点点星火汇聚成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绘就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画卷的磅礴力量。
(宣传部 海外教育学院潘红梅、邹文菁)
责任编辑:欧阳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