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历史学科的创新能力 奋力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教授张侃
文化关乎国本,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屡经世变而固本开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炼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华文明整体理念的最新总结,彰显出百年大党高度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要求厦门大学“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厦门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工作目标,也是建设中国高等教育东南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息息相关,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将团结全院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提振历史学科的创新能力,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一、历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学科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关键在于坚持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强调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集中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奋斗形成的民族品格、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薪火不断,源自于深厚而坚实的史学传统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个宏大命题: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的要求,预示着进入新时代持续变化的文化形势与与日俱增的文化使命。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发来贺信又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一脉相承的史学传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础和前提。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学作为对过去事件进行探究和解释的学科,是理解和塑造文化主体性的关键途径,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在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历史学科是基础学科中的大门类,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一级学科。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史学,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历史文献、古迹遗址等,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方法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史学,需要加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研究阐发,研究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深远影响,提炼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智慧。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史学,需要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古今的历史继承性,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历史文化土壤,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继承性与开创性。
二、厦门大学历史学科的学术积累与传统优势
厦门大学于1921年创校以来,历史学一直是传统优势学科。1981年,中国经济史、中国古代史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我们创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是建国后国内第一份经济史研究专业杂志。1988年,专门史(经济史)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获批建设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2020年获批教育部“强基计划”(历史学)、2021年获批建设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2.0基地(历史学、考古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国家教学团队(中国通史)、国家级一流专业(历史学)、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历史学实践教学)等教学平台。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下设历史学系、考古学系,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考古学两个本科专业;文物专业硕士点。学院依托中国社会经济史、海洋史、海关史、民间历史文献学、历史人类学、环境史、闽台区域史、华人华侨史、美国史、海洋考古、民族考古学、陶瓷考古等特色研究领域,获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鼓浪屿研究中心、考古人类学实验示范中心、科技考古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学院在国内外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一)中国社会经济史。专门史(经济史)在1988年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蝉联至今。依托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以经济制度史、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国海关史为重点领域,回应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问题,形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荣获2023年郭沫若史学优秀期刊提名奖。2020-2024年,杨际平、任智勇、陈支平等三位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独立署名发表三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二)中华文明起源与东南考古。考古学系主持发掘福建平潭西营史前遗址考古发掘,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西营史前遗址对于阐释中国南方族群的起源、发展,证实大陆、台湾属于同一族群方面有着重大意义。该挖掘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申报“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考古发掘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同时入围了“2023年十大考古发现”候选名单。
(三)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郑振满教授等带领的学术团队常年深耕于乡土大地,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民间历史文献为研究资料,重视在实践中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乡村的历史实际阐释中国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厦大特色的“田野学派”。该学术团队编撰的《八闽文库·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新书发布之际,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莅临会指出,福建历史文化深厚,卷帙浩繁的福建典籍蕴含着厚重的文化,闪耀着光辉的“闽人智慧”,《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这项工程取得又一重要成果。
(四)闽台族群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研究中心立足福建、涵盖台湾、面向海外,以史料为依托论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福建篇章,以学理为基础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推进统一的精神力量,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研究体系。获批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年周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贡献厦大智慧和力量。
(五)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学院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史、苏区经济史、入闽南下干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学院和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联合申报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已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学院主办了第一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通过对历史或记忆场景的想象体验、互动演绎、生动模拟,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对话革命先辈,触碰伟大的灵魂。
(六)中国海洋史与“一带一路”研究。学院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办好海洋文明与战略研究中心和闽商研究中心,鼓励学术团队长期深耕于海洋强国建设与中国海洋文明研究,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分为历代史籍编、近现代文献编、历史档案编、民间谱牒编、民间文书编、西洋文献编、东方文献编、科技与文化编8个分编,已出版的《历代史籍编》(140册)列入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成果之一。该出版计划整体出版规模为800册,大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学术探索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提振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
学院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聚焦立德树人,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勇担文化使命,提振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有以下五点:
一是不断提升厦门大学首届十佳党建品牌“红色史纪”建设成效,持续开展“红色革命史”“红色智库”“红色剧本杀”“红色课堂”四大系列活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真正做到传承红色基因,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色,纪念革命前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二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特点,以文理交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为抓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学理脉络等重大问题,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三是推进研究范式革新,创新科研机制,优先配置资源,引进好培养国家级历史学学科领军人物,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选拔一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志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四是依托教育部历史学强基计划,选拔一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志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加强人才2.0基地建设,精心设计系列课程。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秉承“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传统,引导拔尖学生走进历史现场,了解国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五是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鼓浪屿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的引领功能,整合各层级科研平台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拓展与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合作的能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学家在这方面可以并且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历史工作者,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师生员工将增强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探寻中华历史文脉、增进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责任,通过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往期文章】
1.张有奎: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之基——基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xmu/smu_news/info/1012/448731.htm
2.何丽新、苏晓君: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法学教师队伍
/xmu/smu_news/info/1012/450531.htm
3.张军: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扎实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
/xmu/smu_news/info/1012/453291.htm
4.黄凌风:把握机遇、乘势而为,打造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东南高地
/xmu/smu_news/info/1003/455211.htm
5.杨松:发挥哲学学科作用,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xmu/smu_news/info/1012/456721.htm
6.张晴: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自信守正开放中传承创新发展
/xmu/smu_news/info/1003/458861.htm
7.何伟玲: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
/xmu/smu_news/info/1003/459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