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环境与生态学院陈鹭真教授牵头研编的《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总则》(T/CAOE 64-2023)、《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地表高程监测》(T/CAOE 65-2023)、《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红树林》(T/CAOE 66-2023)等系列团体标准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正式发布和实施。
本系列技术规程基于研究团队在我国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长期监测工作经验和成果,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采用储量差值法原理,规定了适用于我国滨海湿地环境特征的蓝碳生态系统碳库增量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等。这一方法获取的碳库变化监测精度高、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小,已在我国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监测得到应用,进行了大量的验证,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定量评估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年际碳汇能力,支撑未来蓝碳增汇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技术规程于2022年立项,由环境与生态学院教师牵头编写,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国内多个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及专家意见,经过大量现场验证,最终形成发布稿。该项技术规程是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系列技术规程(1-5)的一部分。该系列技术规程涵盖了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三种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库变化高精度监测工作。其中,盐沼和海草床两项技术规程分别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编制、同步发布实施。
(文/张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