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7月22日-26日,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青海新源”实践队,紧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赴青海西宁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一行7人,聚焦新源绿电,先后走访了西宁市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南川工业园区、光伏一条街、西宁南川绿电配售电有限公司、天合光能(青海)光电有限公司、青海省博物馆、自然资源博物馆、青海湖等地,实地调研青海生态保护。
聚焦新源绿电
青海是我国重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青海新能源装机和发电占比均居全国首位。
23日上午,实践队前往西宁市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进行参观。队员了解到,当“清洁能源”遇到“数字算力”,当“能源富集”遇到“降碳发展”,青海成立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追踪“碳足迹”,通过“以电测碳”方式,构建“电-碳”分析模型,依托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建立了青海省省域、产业、行业、园区、企业全口径、多维度碳排放测算体系。在西宁市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队员们讨论了报告主题,聚焦清洁能源——绿电,开展资料积累和框架搭建。丰富的材料介绍和图片展,为实践队撰写调研报告奠定了基础。
24日上午,实践队赴南川工业园区,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西宁南川绿电配售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祁财兴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虚拟电厂”“源网荷储”等概念,通过大量图片和详实的数据,讲述了西宁南川零碳产业园建设情况。午饭后,实践队来到光伏一条街,重点参观天合光能(青海)光电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天合光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实践队跟着讲解员的步伐,走过长长的参观长廊,看着一个个技术人员,一条条生产线,一辆辆运输机器人从面前穿梭而过,充分了解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过程,感受到了光能发电对于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对环境的显著改善。通过深入能源企业实践调研,队员们对青海省的能源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自己在新能源专业领域继续努力奋斗的决心。
调研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多次谈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3日上午,“青海新源”实践队来到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无一不惊叹于青海省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诸多江河的发源地,青海还有“千湖之省”的美誉。除此之外,青海还有许多独特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因此,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对于全中国甚至全人类都至关重要。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通过一个个介绍、一幅幅画卷、一串串数据、一帧帧视频,队员们对总书记提出的“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5日,实践队启程前往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湖仙女湾考察时强调。在明媚的阳光下,青海湖泛着美丽的光泽,甚至比天空更蓝。数不清的鸟聚集在岸边,水天之间,尽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实践队员在青海湖边合影留念。追寻总书记足迹,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队员深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追寻革命足迹
23日下午,实践队来到青海省博物馆。在馆内的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实践队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展馆内,通过文物、文字、雕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为队员们呈现了红军长征、两弹研制、川藏、青藏公路的建造以及青藏铁路的诞生等多段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伟大历史。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不仅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坚强意志,更坚定了日后向先辈学习、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高远志向。
24日下午,“青海新源”实践队来到宏觉寺。通过参观,队员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对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数天的实践活动,“青海新源”暑期社会实践队行程满满,收获颇丰。队员们实地探访能源企业,了解了青海省能源基本状况,认识到“绿电”在“双碳”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通过追寻总书记足迹,认识到青海在生态保护领域的独特地位;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将红色元素融入血脉,点燃了信仰火炬,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理想信念。
(文/“青海新源”实践队李婕祯、白昀鑫 图/齐欢、史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