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势,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当下所面临的最关键最迫切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引导中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任。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立足美丽校园建设、服务美丽厦门建设、投身美丽福建建设,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打造生态长廊,探索身边的美丽校园
新学期以来,翔安校区的师生走过芙蓉湖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桥上出现了许多“新IP”形象——“浪里白条”“花仙子”……它们的形象照旁还附上了新颖的身份说明展牌,由种类名称、科普内容,以及相关图像构成,加入与动植物相关的“梗”,同时融合古诗词等要素,一块块可爱的科普展牌连成一片科普长廊。
这是今年学院党委启动的环芙蓉湖生态科普建设项目,由植物生态学研究生党支部、生态学系教工党支部以及修复与可持续生态学研究生党支部联合策划,以环绕芙蓉湖的动植物为主体,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运用AI绘图技术让动植物“动起来”,讲述芙蓉湖的生态故事。师生党员们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党建和生态校园建设融合,丰富校园生态文化科普形式,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三全育人”体系,将传统文化、专业知识和学生喜好相连接,打造出独特的厦园一角,推动生态校园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
负责此项目的教工党支部书记卢豪良教授说表示,建设科普长廊的主要目的是构建校区生物物种数据库,扩大生态科普的辐射区域和物种种类,进而推动美丽校园建设。下一步,我们希望扩大科普范围,从环湖主干道外延伸到校区的其他区域,打造立体式、智能化生态校园建设,结合大数据以及实时监测的系统,实现生态质量的可视化。
开展科普讲堂,讲述美丽厦门的故事
今年5月,《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的意见》发布,为深化拓展“厦门实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提出了八条意见,其中第六条意见要求,“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依托载体资源,利用新型媒体,引导生态文明理念、科普生态知识,培育弘扬生态文化。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增进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学院党委多年来依托“生态文明研究院”“自然讲堂”“八闽园”和生态学野外实践基地等为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和科学素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5月,学院党委将科普工作与党支部建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以支部为宣讲主体的“把美丽中国讲给你听”生态文明科普大讲堂,全院18个党支部分别围绕生态文明教育、绿色生活实践、自然环境保护等主题面向不同受众集体备课,准备了一份丰富多彩的科普“菜单”,旨在普及环保知识,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展现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截至目前,大讲堂已经走入珩江书院、大宅社区、海沧区第二实验小学、莲龙小学等的单位开展了10余场科普讲座,受众共计约2000人次。在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更激励广大师生党员以过硬的专业本领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守护绿水青山,投身建设美丽福建的伟大实践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前瞻性地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理念,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亲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他再次亲临福建考察时强调,“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近年来,学院党委面向美丽中国、福建生态省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聚焦海岸带污染防控、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与地方环保局等签署合作协议,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实效,重点聚焦海岸带污染防控、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筼筜湖综合治理、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滨海蓝碳方法学研发、滨海城市沙滩绿化与保护等方面,都有学院技术和智力支持的“身影”,为福建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省战略,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贡献“环生”力量。
1月,学院党委在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研攻关上的战斗力量,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聚合“学校—学院—台站—师生—公众”多元主体,创新基层党支部设置,推动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平台与特色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深度融合。7月,该支部入选校首批“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工作培育创建名单,成为学院党委重点打造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影响力社会服务的“一融双高”党建品牌。截至目前,该支部已与多个学院及学校相关单位开展开展共建联学活动,并与云霄政府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支持云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今年以来,支部在台站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文明培训共6场,覆盖500人次,学生党员们分别奔赴漳州、福州、莆田、厦门、泉州五地开展“寻八闽红树路·守蓝碳生态情”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保护区一线了解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的成效。在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红树林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红树林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定格绿色瞬间,聚焦光影中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环生学子常年扎根祖国大地开展科研工作,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脚踏实地,深入探索,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为了展现自然风光生命之美、记录科研魅力的精彩瞬间,2022年5月,海岸带环境生态与工学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党委指导下举办了首届“定格生态光影,守护碧水微澜”摄影大赛,连续三年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了近300幅以生态环境、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摄影作品。
今年9月,学院党委依托该项比赛,精选24幅作品在思明和翔安两校区同时举办“聚焦美丽中国”主题展,吸引了大批师生前往观展。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生态景观和绿色发展成果,生动再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图景,此次摄影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发了大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学生在朋友圈分享道“这是一份独属环生人的绿色浪漫”。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将继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环境与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