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2日,“从黑洞到星系周介质:星系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下称“群体项目”)启动暨厦门秋季天体物理系列研讨会在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所、国内天文高校的领导、专家齐聚鹭岛,围绕星系周介质、星系的重子物质循环、恒星形成、黑洞吸积、致密天体搜寻、活动星系核反馈等方面开展研讨。
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在致辞中指出,学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的方针,将全力支持厦门大学天文学科在学科布局与交叉、师资引进与培育、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和发展,早日将厦门大学天文学科建成世界知名学科,为我国天文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张海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天文学科的投入和支持,期待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分享真知灼见,为厦门大学天文学科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随后,群体项目主持人方陶陶,成员顾为民、王俊峰、刘彤和武剑锋分别汇报了围绕群体项目主题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天文学系青年教师代表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各天文台所和天文高校的专家就星系宇宙学领域展开研讨,并对厦门大学群体和天文学科未来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据悉,从黑洞到大尺度结构下物质和能量在星系中的循环是当前天体物理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下一代天文观测的关键科学目标。近年来,厦门大学天文学科围绕这一主题,组建攻关团队,凝练科学目标,于2022年以“从黑洞到星系周介质:星系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实现了厦门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零”的突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
【厦门大学天文学系】
厦门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办天文学系的高校之一,具备优良的天文传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内各天文机构和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以著名天文物理学家卢炬甫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厦大天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厦门大学于2012年11月26日正式复办天文学系,成为国内第五家拥有天文学系的高校。2013年,天文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在新一轮“追星之旅”上,厦门大学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布局,紧紧把握国内天文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支持天文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引进天文专业高端人才,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新建翔安校区教学科研两用“厦门大学天文台”,积极参与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慧眼卫星等项目运行,投身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EP、eXTP、HUBS、太极计划、江门中微子实验等项目建设,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攻关、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天文学系现有全职教师16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4人。复办至今,在包括Nature、Nature Astronomy、PRL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在小行星命名系列中,“陈嘉庚”星、“余青松”星和天文学系献礼厦门大学建校百年的“厦大”星,成为永驻星空的厦大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