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一流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一流的校园生态是涵育一流大学文化、产出一流成果、培育一流人才的基础”,强调要“加快构建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相适配的育人环境”“塑造优良育人生态”“建成中国高等教育东南中心”。学生工作部(处)把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用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一流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培根铸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优良的政治生态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不可或缺的“土壤”,是一流育人生态的首要之义。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政治引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引正确航向。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立足不同学科特色,把理论武装、思想引领与学科建设、学生发展深度融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进课堂、融入日常。深化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建设,提升马研班示范引领力。用好“大思政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鲜活教材,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系列实践活动。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务实求效。传承红色基因,以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的优良传统构筑学生党支部坚强堡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思政资源,扎实开展日常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典礼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成效。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更多专业教师入驻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学生亲密无间的“良师益友”。建设“辅导员之家”,致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促进各支育人队伍的融会贯通,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坚强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深入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着力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发挥地缘优势,持续开展“行见华夏”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施“行远”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汇聚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积极落实“协同万方”行动,用心打造“感知中国”文化体验品牌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出厦大学子贡献。
聚焦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卓越发展
“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对标一流标准打造优良学风,是一流育人生态的核心要义。落实“博学至善”行动,健全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强化精准供给和成长需求的融合促进,让各类教育教学主体、要素、环节和资源精准匹配学生的成长需求。
激发成长动力。深刻把握学风建设的内因和外因,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学习意识。深挖学科特色和资源,打造有学术味的高质量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追求和学术追求,把学业进步与国家建设、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融为一体,把学习过程作为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把学业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理性规划发展路径。开设“名师大讲堂”等育人课堂,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滋养青年学子,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提升创新创业素养。
打通供需链条。聚焦学生成长需求,针对性提升学风建设各类资源投入产效。完善学情分析机制,聚焦提高深造率目标,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不同学段、不同类别学生提供分阶段、分重点的学业发展领航服务,切实为学生解疑释惑。加强学风软环境建设,组织“南强青春讲坛”“书香校园”等品牌活动,以氛围浸润塑造良好学风。纵深推进精准资助工作,深化“爱无疆暖心工程”特色资助育人品牌建设。探索美心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强化教学相长。增强学风建设一盘棋意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队伍协同,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秘书及学生骨干等队伍作用,构筑多元学业指导体系。推动班主任、导师等深入班级、“一站式”学生社区,增强师生互动,切实落实“学业朋辈导师促进计划”,探索学生学业指导新模式。强化动手应用,激发学生兴趣潜能,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推进“一院一品”学风建设品牌创建活动,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服务国之大者,构建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体现,构建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是一流育人生态的内在要求。要倡导“国家至上,事业为先”就业理念,加快推进高水平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优化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布局,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育人机制。深化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更好发挥就业对招生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反馈作用。将就业数据作为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经费拨款、专业设置与管理等重要依据,发挥就业数据对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优化“引导-指导-服务”全方位育人路径。着力提升本科生升学深造率、重点单位就业率、博士毕业生到一流院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的比例,持续引导和输送毕业生“上大舞台、做大贡献”。实施“扬帆计划”“凌云计划”等就业升学引领计划,不断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编制分学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指南,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充分用好生涯发展自助工具与服务。
凝聚“学校-社会-校友”全员育人合力。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完善齐抓共管促就业工作机制。构建面向全球的人才供给体系,将就业工作纳入社会服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工作中,持续面向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访企拓岗行动,重点推进毕业生“总部就业”“核心岗位就业”。充分挖掘校友在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中的重要潜能,打造“母校-校友”共同体。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学生工作部(处)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把握机遇,守正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学工智慧和力量。
(学生工作部(处))
【往期文章】
1.【奋进】党委组织部/党建办:“三势”聚力,为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xmu/smu_news/info/1012/448791.htm
2.【奋进】科学技术处:激活创新体系新活力 开拓新质发展新格局
/xmu/smu_news/info/1012/449311.htm
3.【奋进】党委人才办/人事处:“实”字当头,“通”字开路,同频共振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xmu/smu_news/info/1012/450071.htm
4.【奋进】研究生院: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构建中国研究生教育东南中心
/xmu/smu_news/info/1012/450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