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联合申报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成功入选。壳丘头遗址群自此前获“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后再获殊荣。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省平潭岛,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榕山等遗址。通过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建立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7500-3000年考古学文化序列,揭示了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人骨遗骸、农业证据等重要发现为探索早期南岛语族人群特征、生计模式、迁徙规律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材料。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壳丘头遗址群的发现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自2018年以来,我校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先后主持了平潭榕山遗址、西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入选本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壳丘头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营遗址的考古成果尤为突出,2022年以来,我校考古学专业师生20余人参加该项目发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张闻捷教授为项目领队。
西营遗址是目前平潭岛乃至福建沿海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发现了贝壳堆积、墓葬、房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文化遗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
西营遗址的考古发现补充了福建沿海地区7500-6500年之间的文化序列,展现了7000年前已较为完善的聚落功能分区与布局。遗址发现的三座墓葬和保存较好的人骨是福建除奇和洞 、亮岛遗址之外最早的史前人骨遗存,炭化水稻和水稻印痕陶片代表了东南沿海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西营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完善福建沿海地区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探索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重大课题提供了丰富、坚实的考古学实证。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厦大师生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努力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张闻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