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师者|丘书院:墨香书院 书写“大海洋”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有这样一位海洋人,他将年华付与海洋,用勤奋与智慧书写了探索海洋的壮丽诗篇,让海洋科学事业薪火相传;他勇拓新域,劈波斩浪,点燃了我国鱼类学、上升流生态系统、球栉水母等研究领域的点点星光;他淡泊名利、乐育英才,他的故事永远散发着浓浓的墨香,那是书院特有的墨香。他,就是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厦门大学丘书院教授。

推开海洋世界的大门

1944年,20岁的丘书院怀着对厦门大学的向往,从家乡江西于都出发,花了一天的时间徒步126华里,只身来到长汀。厦大生物系办公室门口陈列的大块石珊瑚、海绵和大型贝类等标本令丘书院驻足流连。从那时起,对海洋生物的兴趣便悄然在他的心中滋生萌芽。烽火硝烟下,南方之强自强不息、坚毅卓绝的办学精神也深深地感染、激励着他。“厦大同学可说都是敬惜光阴、爱书如命的英雄好汉,无论上课或节假日,无论在图书馆或野外,你常可发现他们不是在温习功课,便是在阅读书报,这种勤勉的风气是塑造厦大良好声誉的主要原因。”回忆起“长汀校区”,丘书院印象最深的是厦大学子刻苦攻读的场景。

如果说年轻时期的求学经历养成了丘书院踏实勤勉的学习态度,那么生动有趣的“海洋第一课”便是丘书院与海洋结缘的最初见证。那是1946年的9月5日,在同安楼的教室里,海洋系主任唐世凤教授正在为1946级海洋系二十名学生和选修该课程的十余名学生授课,内容是第一章《潮汐》。唐教授的品行修养和学者风度是那么鲜活生动,丘书院听得入迷,也因此推开了通往广阔海洋世界的大门。数十年后,每每回忆起这门课,他依然能描述当时内心的澎湃和涌动。在后来的《系庆随笔》中,他写道:“唐世凤教授给我们上的海洋学第一课,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我学习和研究海洋的信心,为祖国海洋科学服务一生的决心。”

不断书写海洋新发现

1948年,从厦大生物系毕业的丘书院留校从事鱼类生物学和海洋浮游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很快就取得了他科研生涯中第一个突破性的成果——球栉水母的“口道囊”结构的发现。当时学界对球栉水母的“口道囊”结构的研究普遍采用显微镜目测方法,而丘书院创新性地采用了进食观测的实验生态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连续观测,向世人展示了球栉水母的进食过程,进而发现了隐藏在显微镜背后的水母构造。这一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上世纪60年代,丘书院参考前苏联在灯光捕鱼方面的技术性突破,率领团队成员在国内率先开展灯光捕鱼技术的研究并一举取得成功,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丘书院亲自带领学生到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开展长达一年的实地考察,厘清了我国沙丁鱼类的类型及分布情况,推翻了当时学界的结论,指出分布在我国海域的沙丁鱼不只有4种,而是10种。这一发现,为拓展我国的鱼类学内容、开发上层渔业资源利用作出了极大贡献。过去,国内的水文与渔业往往是分开研究的,丘书院与海洋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合作,促进了非洲西海岸上升流与鱼类之间关系研究的发展,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功案例。丘书院还在国内开创性地提出上升流生态系研究理念。80年代初,作为我国上升流生态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参加了在西班牙召开的“上升流生态系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也是我国参会的唯一代表。他还是“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研究”项目的主持人之一,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他还是我国软骨鱼类生物学和鲨鱼营养物质研究的先行者。

丘书院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极大热忱和永不止步的钻研,不断书写海洋新发现。即便是退休之后,他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也还是到书房看书、看文献、做鱼类标本。一个个金色的小沙丁鱼标本在阳光下闪耀,折射出丘书院对海洋的这份执着、坚守与热爱。

乐育英才,活学善思

从助教到教授,从教七十一年来,无论职衔如何变化,丘书院对学生始终体贴入微,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不仅是学生眼中博学而严谨的老师,更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过去外出采样考察,条件十分艰苦。杨圣云教授回忆起那段走南闯北采样的日子时感慨万千:“福尔马林、纱布、手电筒、军用水壶、蒜头、盐、咸鸭蛋,一个大铁皮箱子,这些便是当时丘书院全国采样的全部装备。即使住宿、交通、实验条件都十分简陋不便,但丘先生依然十分注重现场考察,从不放弃。”丘书院曾带着学生,借用当地公社的门板当床铺,夜里眼睁睁地看着屋内的臭虫“排队”。因不舍学生受苦,丘书院想到了一个妙招,咸鸭蛋!它既能防病又能补充营养,于是,每次出门前他都用自己的配额票证买来咸鸭蛋,给学生带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咸鸭蛋的故事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丘书院还非常善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们那时候要到福建沿海采集软骨鱼类的样品,当时丘先生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仍然坚持和我们同去,一起抬装标本的沉重铁皮箱子。担心大家体力不好,他还会准备好点心,对学生既有学术上的负责,又有生活当中的关照和体贴。”在陈明茹教授的心中,丘书院在学术上很严谨、善钻研,在工作生活中尊重同事、爱护学生、与人为善,总是愿意肯定和欣赏别人的优点。杨圣云教授也表示,丘书院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学生、限定学生们的思路方向,他总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藏书至乐,墨香致远

走进丘书院的书房,有一本书在时间的洗礼下更加闪耀夺目。它就是由丘书院摘抄、翻译、核实并编排的鱼类学讲义手抄本,也是国内海洋鱼类学的第一本教材。翻开泛黄的书页,整齐的字迹、详实的内容、精美的手绘插图依然清晰可见。讲义于上世纪50年代完成,但几十年来丘书院以“止于至善”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内容,讲义里插入的各类卡片和图片便是明证。

鱼类学讲义手抄本

熟悉丘书院的人都知道他爱书、惜书。由于长期致力于海洋鱼类学的研究,但凡与之相关的书籍,丘书院几乎都收入囊中。解放前国内有关鱼类学的书籍非常少,只能借阅一些外文书籍,于是,就有了这些书籍的手抄翻译版本,细致到书中的每幅插图都亲手绘制并完整保留。他的家人说:“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那些标本,哪怕只是片段,他都要留着。几次搬家,他都要一一点清楚、摆整齐。”为了做好书籍的保存工作,每次搬家前丘书院都要详细地列出书籍的目录,生怕遗漏任何一本。凭着对书本的熟悉,虽年事已高、记性大不如前时,但他仍能准确地找到每一本书。

这份将书籍视若珍宝的执着,源自丘书院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海洋的热爱,他爱书、惜书,更乐于分享书。“每一份资料都是从各种途径苦心收集,一字一句斟酌、翻译、编写出来,委实来之不易。”丘书院坦言,只有教过书的人才会知道资料的宝贵。正因如此,他希望让更多热爱科研的学生受益。他把收集到的文献复印、装订整齐,分专题、编序号发给学生,定好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深入探讨方法、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前来借阅书籍的师生,丘书院也从不吝啬,他甚至会主动把自己有复本的书籍送到实验室供师生们参考。

先生虽已逝,墨香永长存。丘书院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点点滴滴,汇聚成海上绚丽的浪花,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我们始终铭记他的风采,带着这缕墨香,勇立潮头,劈波斩浪,主动探索更加广阔的学术世界,为我国海洋事业不断添砖加瓦!

【人物名片】丘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长期从事鱼类生物学和海洋浮游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编委等职。他是我国上升流生态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编写的鱼类学讲义是国内较早的一本教材,全程参与编撰的《福建鱼类志》是国内第一本地方性海洋鱼类志。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2019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

(文/叶思圆、李一娴、江汀森、戴茵如、李一凡、李雪滢、侯佳君)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