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报道>>正文
【聚焦|课程思政】《海洋环境化学》:传承海洋科学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6日 16:22

【课程名片】《海洋环境化学》是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针对海洋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号召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新时代,海洋环境的演变与保护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海洋环境化学》课程作为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化学等方向的学科交叉课程,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政策、时事热点以及海洋学科百年发展史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国家海洋环境相关政策及中国海洋建设发展成就,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服务国家需要,树立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意识,广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2020年,《海洋环境化学》入选厦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

不忘初心使命,传承海洋科学精神

《海洋环境化学》开设已近60载,有传承更有创新。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开创者之一吴瑜端先生创立本课程并开始授课,编撰第一版讲义,系统讲授海洋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并结合科研进展于1982年出版教材。90年代后,陈于望副教授主讲并完成第二版讲义,获福建省优秀课程,时为专业必修课程。2001年,在老一辈教师的帮助下,蔡明刚老师传承此课程,对其中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20年间先后成为厦门大学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课程浓缩了老一辈海洋人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先进思想的孜孜追求,也渗透了新一代科学家的创新理念和开放视野。

课程在阐述我国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环境化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分析存在问题,吸引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环境的国家属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展现海洋环境化学教学发展历史,重点介绍厦门大学在海洋环境化学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增强学生们的厦大情节和认同感;讲述老一辈海洋科学家不忘初心使命、克服艰难险阻、攀登科学高峰的事迹,引导学生们传承发扬老一辈海洋人的科学精神。

蔡明刚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科研论文阅读及案例分析,开展密集的读写与口头报告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能力,强化对科学问题的提炼与独立思考能力,为本专业本科生进入海洋、环境等地球科学相关领域攻读硕士、博士生,提供重要、有效的过渡性训练。正如詹肖茜同学在朋友圈的“高度”总结:“三十秒签到,一分钟给答案,三分钟快速提问,五分钟讨论,十分钟展示,一周内年度观测计划。”此外,大量取自当前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有效提高学生识别与分析海洋污染问题的实际能力,为进入相关领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感受中国力量,立志科技兴邦

海洋科学源于观察、调查、测量,作为海洋人,一定要出海,亲身感受出海的酸、甜、苦、辣,大海会热情回馈热爱海洋、努力付出的人。作为海洋人,同学们对大洋科考、极地科考充满着强烈的热情与向往。蔡明刚教授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生动讲述张国立老师南极科考等案例,强化学生们树立一流专业思维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的中美、中欧科技发展与科考对比,强调国家强盛对科技工作的有力保障,诠释中国在极地科考中展现的大国担当和中国力量。张诗雨同学感触特别深刻:“极地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好奇但却遥远的存在,蔡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作为海洋人的探索和专业的态度,这不仅仅是靠着一番热情,更需要坚韧、严谨、专业,以及对于祖国科技的自信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课程当中,蔡老师通过讲述亲身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的经历,展示了中国极地科考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极地科学家们的甘于奉献与家国情怀。这里,不仅有穿越东北航道、美国专属经济区海域作业等科考过程中受到质疑甚至阻挠,更有雪龙号访问冰岛受到热烈欢迎、极地破冰过程中深化国际友谊等经历。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全球极地战略的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是全人类的,科学家则是有国界的。中国极地科研成果来之不易,源于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担当和忧患意识,更得益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强大的国力保障。

担当中国使命,铸就世界格局

要关心海洋,不得不正视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科学文献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首次提到,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004年,《科学》杂志发表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海洋微塑料无处不在。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也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课程在阐明海洋塑料垃圾的现状、危害的同时,还从环境外交方面切入,说明微塑料排海、跨界传输等管理及外交问题。同学们从海洋科学自身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辩论及课程seminar报告等方式,分析错误,提出可行思路,“独立思辨始终得到鼓励,不仅贯穿于授课全过程,并一直闪烁着科学精神”。通过解读“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概念,同学们站在全球视野角度和中华文明高度,树立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海洋治理的大格局和大思维,发挥我国科技优势,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环境科研与治理合作。

“中国的环境外交应该立足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周边国家就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转化、归宿和影响展开合作研究,才能让我国在微塑料环境外交中化被动为主动,增强我国在相关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展现责任担当”,姚程成同学深受启发。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共谋全球发展

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建设人海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才能顺利推进陆地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蔡老师整理和讲述我国科学家阻击溴代阻燃剂、日本福岛核事故等一系列重要案例,无论线上和线下教学,他都力求用准确的数据与清晰的事实,深刻启发厦大海洋学子们,务求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务必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与文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蔡老师看来,作为海洋人,作为厦大人,就要以日出海上般的磅礴气势,以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科学思维和巨大勇气,以精准、严谨和理性的专业行动为支撑,在未来的各个领域与战线,为全面推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自己的历史贡献。

汤锦铭同学受该课程深深影响,“蔡老师把建设海洋强国、生态强国的思想融入课堂的一点一滴,深入浅出的梳理了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将大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植入大家的心中。”

(海洋与地球学院  郑碧娇 崔耀宗  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