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创新优化课程思政机制,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立德树人合力,11日12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联合举办的“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系列沙龙”第一期“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对话课程思政:智中道与道中智——提炼专业知识蕴含,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沙龙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教授主持,全校30余名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到场参加。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薛成龙介绍了系列沙龙的政策背景、酝酿过程和举办目的,并希冀能够通过轻松活泼的沙龙式座谈会,聚拢各专业线一线中青年教师,就课程思政展开讨论交流,增进共识。会上,朱水涌阐明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抛出了课程思政的“政”是什么,怎么“思”的重要命题。
名师分享环节,国家级教学名师、数学科学学院的林亚南教授分享了如何在数学专业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凸显“道”的经验,并指出课程思政应“点到为止”,不能硬扯;要实事求是,不能形式主义;要紧扣授业解惑进行启发,激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甘做冷板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念。海洋与地球学院袁东星教授以自己开设的反应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为例,分享了如何利用诗句和成语典故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路,例如在做光实验时援引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来启发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等。航空航天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育兹提出了“科学家为谁服务”的重要命题,他认为,思政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特点,深挖“爱国爱校爱家”的嘉庚精神遗产,从点滴抓起。国家级教学名师、生命科学学院的沈明山教授以“黄热病”为例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理科教学充满了认识论的辨证发展过程,课程思政应当在理论发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历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科学认识的螺旋渐进。外文学院傅似逸教授认为当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重国际视野,轻家国情怀”的问题,对此,她提出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应增强外语专业教学的人文性,融入中国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化自信教育;结合外交、外事、外经、外贸实践,强调涉外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到“内外有别,不卑不亢”,形成中国style;开设文体学必修课,练好硬功夫,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匹配不同的“文体”,学会因地制宜地讲得体的话。
在对话青年教师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红梅强调了“情感”和“方法论”对课程思政的作用,她主张感性和理性、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结合,强调课程思政应从知识要素切入,通过讲故事、讲案例增加吸引力,同时要有现实感,更加接地气。信息学院陈启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网络空间治理等案例,强调课程思政应“以德为先”,引导学生养成符合道义的学科伦理。生命科学学院张连茹表示,课程思政水平取决于教师能力、责任感和认识高度,好的课程思政在方法上讲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融入家国情怀。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渊从思政站位、技术人文、交叉思维、学术根基、学者故事、创新启发和翻转课堂等方面展开分享。医学院马永慧以基因工程、器官移植捐赠、辅助生殖技术、医患关系处理、动物实验、公共卫生等医学伦理教学案例,探讨了学科伦理中的技术与人道。数学科学学院杜妮,从新生研讨课切入,以名师谈“景润精神“、哥德巴赫猜想话剧为例,论证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更有效果,并希望通过沙龙的经验交流实现课程思政能力从“融合”到“化合”。材料学院“蛋炒饭男神”姚荣迁强调教师立德树人,首先要树立个人魅力,同时他还提出了检验好思政的两大标准:“时间过得真快”和学生的鼓掌认可。人文学院的王烨说,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任务中“立德”的重要一环,不能止于“立项”,应构建常态化的支持环境。
薛成龙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沙龙是一场精神和思想的盛会,效果超出预期。他表示,教师发展中心会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调动各方合力,凝聚各方资源,创造更多对话交流的机会,打造温馨、通畅的“教工之家”。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