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建筑的源流与传承】翔安校区嘉庚楼群

登上香山,极目远眺,蔚蓝天空下一排排格调一致的橙红色屋顶建筑整齐地坐落在碧水绿树之间,组成了厦门市翔安区最靓丽的“一抹色彩”——那便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而校区中,延续“一主四从”“一高四低”建设样式的翔安校区嘉庚楼群(下称“嘉庚楼群”)呈弧线形展开,像敞开怀抱的胸膛,既拥抱着嘉庚建筑百余年的历史与文化精髓,也拥抱着新时代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翔安校区嘉庚楼群,探寻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奠基与发展,感受嘉庚建筑风格的新时代传承与延续,窥见以嘉庚楼群为投射点所映照出的“以人为本”的全新校园。

(远眺翔安校区)

新校奠基 嘉庚载志

翔安校区北依香山山脉,南临翔安南路,面朝大海与大嶝、金门二岛相对,总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总占地面积约246公顷(合3692.47亩),与思明校区和漳州校区隔海相望,共同形成了“校在海上,海在校中”的独特格局。

进入21世纪,厦门大学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抓住发展机遇,适时进行了部、省、市共建,瞄准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需要,扩大招生规模,加速学科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开始了漳州新校区、翔安新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的建设。2007年9月,中共厦门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要认真谋划校区发展定位,统筹各校区之间的关系,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用3~5年基本建成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翔安校区所在地原貌)

201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建校90周年,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校友的瞩目下,翔安校区奠基开工。2012年9月,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校区一期工程竣工,迎来首批入驻的8个学院3000名师生。2016年,翔安校区各功能区的建设基本完成。2021年,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之际,翔安校区全面建成。校区现有11个学院,学生18200多人,教职员工近4000人,重点布局生命、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海洋、环境、生态、新能源、航空航天、信息、微电子等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重点构筑一批新兴、应用学科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

作为厦门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如今的翔安校区已成为厦门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有力服务着国家、福建和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

(翔安校区平面图)

翔安校区的总体规划理念围绕“两轴一心”进行圈层式结构布局:“两轴”分别以南部主校门和东部次校门为起点,形成贯穿校园的南北向景观主轴和东西向景观主轴,并成为组织校园建筑空间秩序和人流活动的骨架;“一心”是指校园南部核心位置的“一主四从”标志性建筑群及校区前广场,包括图书馆和东西两侧的公共教学楼和实验中心。两个圈层式结构分别为第一圈层的教学科研功能带和第二圈层的生活运动功能带。

(翔安校区嘉庚楼群)

翔安校区嘉庚楼群在总体布局和空间组合的设计上,依然采用“一主四从”的传统布局模式,凸现主建筑群磅礴的气势和整体感的同时,与思明校区嘉庚建筑一脉相承。楼群位于整个校园的中轴线上,背山面海,五座建筑呈弧线形展开,置于校园的前端,在嘉庚广场对称柱列的衬托以及与大台阶的结合下,更突显其恢宏的气势。

守正创新 再续文脉

翔安校区的建设以嘉庚建筑风格为规划设计原则,强调把握嘉庚建筑风格,突显嘉庚建筑特色,在传承与创新中力求传形、传神,争取做到“神形兼备”,校园建筑设计大气实用,既传承嘉庚建筑的风格又体现现代建筑的优点。

翔安校区的嘉庚楼群总用地面积13.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12万平方米,包括中央的主楼图书馆和两侧各两幢从楼公共教学楼组团和公共实验楼组团,以主楼图书馆为中轴,从楼则采用“单廊+庭院”相结合的单元体,有节奏地展开布局,且与主楼在东西侧架空连廊的有机联系下构成统一的整体,呈对称布局,总长约600米,距离主校门入口220米,前区空间适度整体建筑群气势宏大。

 

(主楼正立面及侧、背立面)

在楼群布局上,“一主”图书馆居中而坐,正对主校门,处于校园最核心的部位。“四从”位于图书馆两侧,主要用作公共教学楼和公共实验中心,每组建筑均以四条五层的条形建筑相互串联成组,与中心图书馆在东西侧架空连廊的有机联系下,形成了一个步行交通系统,构成统一的整体。整个建筑群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不仅在竖向上营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态,而且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了韵律感极强的凹凸关系。

在造型风格方面,嘉庚楼群将嘉庚建筑风格与现代空间设计手法有机融合,在简化形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新演绎。屋顶采用传统中式大屋顶形式,由两条充满张力的弧线组成,重檐错落,气势磅礴,且轻灵舒展,与大台阶,凸显建筑气势。立面采用西式方柱式与拱券的墙身与中国古典或闽南形式屋顶的组合,墙身选用当地白色石材,沿用大台阶、柱廊、拱券等要素,通过比例、光影、材质和色彩,创造出特有的古典之美,中式屋顶则选用橙色嘉庚瓦铺设,在细部中杂糅闽南工匠的飞檐起翘的流动曲线和艳丽色彩,从材料与建造入手也是对“嘉庚建筑”特征的一种延续。

(主楼屋顶、大台阶、柱廊、拱券细部)

主楼德旺图书馆的主入口设于建筑北侧,设有次入口,方便分散进出人流。图书馆地上9层,地下1层,围绕采光中庭设置各功能用房,中庭内三部电梯通达各开放楼层,屋顶外围设计观景平台,可俯瞰整个校园。图书馆可收藏书、刊、报纸约300 万册,提供阅览座位 3500个,拥有完善的设施设备、丰富的学科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与活动空间,开设有书法、绘画、摄影、文史、阅读、档案、手工作品等多主题多品类展览,以及影像阅读“光影坊”、经典剧本朗读会、寒暑假21天共读之旅、芙蓉湖畔的晨读等活动,是一座互动良好、体验充分、服务优良、能够充分满足翔安校区师生员工需要的现代化智能图书馆。

(图书馆穹顶和中庭)

  

(图书馆内的阅览室、香山书房、数学与智力玩具空间、艺术书区等内部区域)

从楼的每组建筑自身设独立的出入口,教学楼和实验楼底层设部分架空层,使庭院绿化、入口广场连续渗透,并结合建筑北部局部空间的利用,形成良好的自行车停放及半室内活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主楼南北立面上刻着体现厦大“爱国、革命、自强、科学”优良校风的石雕,是许多厦大人的“打卡点”。翔安校区的建设者们,将厦大百余年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优良校风融入建筑之中,也让建筑有了更多滋养心灵的精神力量。

(“爱国、革命、自强、科学”优良校风石雕)

如今的翔安校区群翠环绕,校园内书声琅琅,青年学子朝气蓬勃;博雅茶座、群贤大讲堂、原创校史剧目、“中国日”文化节、读书节精彩纷呈,科学与艺术气息交相辉映;“5G+智慧校园”让师生学习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八闽园”内特色植物和人文景观尽显和谐生态底色,整个校园舒适宁静、生机盎然。

凤凰花开,骊歌唱响,嘉庚楼群承载着厦大学子对母校深深的眷恋。每年的毕业季,嘉庚楼群都会成为拍毕业照的重要打卡地:图书馆内外、建筑连廊上、公共教室里……毕业生们的身影被定格在了美丽的嘉庚楼群间。在这里,青年学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行,长成栋梁之才;从这里,青年学子们怀抱梦想,奔赴山海,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翔安校区毕业生

建筑无言,大音希声,嘉庚楼群也见证着翔安校区点燃厦大“创新引擎”的发展之路。回首校区10余年建设发展之路,从“嘉庚”号科考船下海远航到“海丝”卫星接连升空;从“嘉庚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到亚洲第一座“无噪声实验室”;从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到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1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高质量建设,多个国家重点领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多个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是厦门大学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打造成为新兴、应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成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重要基地的有力见证。

翻开历史的画卷,建校之初,校主陈嘉庚先生亲自将厦门大学校址选在海边的演武场上,为让外国的轮船来往厦门港的时候,从海上一眼就能看到一所壮观的中国学府。展望未来的蓝图,“创新引擎”驱动未来,我们深信,当大嶝岛新机场的飞机起落厦门时,从天空一眼就能看见这所“嘉庚楼群冲霄汉”的壮美校园。

【参考资料】

1.张建霖,《厦门大学百年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2.庄景辉,《厦门大学嘉庚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3.张建霖,《厦门大学校园建筑赏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4.【“喜迎二十大厦大这十年”之见证不凡】翔安校区:点燃厦大“创新引擎”

/xmu/smu_news/info/1002/63188.htm


出品:党委宣传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图文整理/张儒、赖珊珊、建筑系与城市规划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图片来源/《厦大百年校园建筑》、党委宣传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翔安校区管委会

文章大图/翔安校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