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厦门大学人文社会至善大讲堂第144讲: 夏春涛《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史观与史实》

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浏览:


10月22日,由厦门大学社科处主办、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的厦门大学人文社会至善大讲堂第144讲在南光楼202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夏春涛教授作中国近代史史观与史实》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二十六届青年学术论坛的活动之一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师生聆听了讲座。

夏春涛教授还担任了《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等。夏春涛教授在太平天国史、近代社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理论研究方面均造诣颇深,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著有《从塾师、基督徒到王爷:洪仁玕》《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以及《中国国情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等著作

讲座开始前,张侃院长对夏春涛所长为厦大师生开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学术履历和研究成果并代表学校向他颁赠厦门大学人文社会至善大讲堂纪念牌。

图为讲座前,张侃院长代表学校向夏春涛所长颁赠厦门大学人文社会至善大讲堂纪念牌。


讲座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趋势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展开夏老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近代史研究起初流行革命史范式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范式逐渐兴起。与社会发展相同步,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步推进,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日趋多元,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中国近代史研究下限从五四运动顺延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呈蓬勃发展之势。从1840年到1949年,近代史一共109年,近代史研究也已超过109年,是块熟地,这意味着需要精耕细作才能有好的收获。近代史研究也面临诸多挑战。近几十年近代史研究出现两大趋势:一是重视社会史、现代化史、学术史等研究,政治史研究被淡化、边缘化;二是重视民国史研究,晚清史研究被淡化、边缘化。针对目前中国近代史研究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注意:政治史研究应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线,任何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政治史上,而且近代政治史也还有不少值得研究之处。同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晚清和民国两部分应贯通起来,画地为牢,自我设限,是不可取的。针对唯物史观被边缘化,历史虚无主义不时掀起波澜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夏老师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农村与农民、近代史研究的考据与理论阐释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夏老师指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创造性发展,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既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近代中国的主线是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正确回答为什么新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重大问题。

关于近代的农村与农民。夏老师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性解决农民问题,故能取得胜利。如近代不同时期对作为农民运动的太平天国有不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太平天国有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更加系统深入。

关于考据和理论阐释。夏老师指出前者涉及考证,后者关乎理论。历史研究的水准和境界,主要取决于这两者的结合,一方面要懂得考据,论从史出,一方面要有理论解读,而不是单纯考证。因此研究者一方面要加强考据能力,历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的学问,是严谨的学问,是求真求实的学问,讲究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一方面要注重历史理论的学习,首先要学习唯物史观,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不能舍本求末。

在提问环节师生太平天国的历史评价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向夏老师请教。夏老师耐心细致地逐一作了回答。最后,张侃院长对讲座做了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厦门大学“至善大讲堂”是学校为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推动学科建设设立的,主要由学院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论坛等活动,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卢明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