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2024年12月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4日 点击数:

2024年12月,我院共举办5场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讲次为第五十九讲到第六十三讲,分别邀请李塔娜、林雪莹、阮湧俰、赵伟、翟韬五位嘉宾。李塔娜教授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南方华裔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先后在伍伦司贡大学和澳大亚国立大学任教,曾任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任研究员。林雪莹现担任印度尼西亚建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文系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助理,获印度尼西亚达玛·佩尔萨达大学中文系学士学位、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印尼基督教大学硕士学位,印尼教育大学博士学位。阮湧俰现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与兴趣为马来西亚华人史、马来西亚国家历史档案、华人甲必丹、华人碾米业、华人族谱等课题。赵伟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CRPE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经济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第6-7届咨询委员。翟韬现任首都师大历史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美国外宣史、中美关系史和美国社会科学史。

五场场讲座主题分别为“从海上了解越南史”、“‘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印尼人文交流”、“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历史重构与田野新发现”、“国际变局、外部环境与中美经济竞赛”以及“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华侨宣传:政策与案例(1950、60年代)”。


第五十九讲

从海上了解越南史

李教授首先向与会师生分时段介绍了越南历史演变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李教授首先从对黎圣宗和越南军事结构的分析开始,引出对越南与整个东南亚相互互动环节的整体分析,总体来说,越南在历史上受到的外部各方面的影响和越南内部的推动相结合促进了越南的历史演变,她认为要通过海洋了解越南历史的深层结构,跨学科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第六十讲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印尼人文交流

在讲座中林老师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林老师展示了坦格朗华人(Tangerang)的生活状态和民俗文化等,说明了印尼华人和坦格朗华人的区别。她认为华人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其次,她认为华人对坦格朗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华人在当地建立旅游景点、修建博物馆和中式房屋等。

最后,她总结到,华人对中印尼的人文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六十一讲

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历史重构与田野新发现

在讲座中,阮湧俰博士主要讲述了其在华人社会及马六甲地区的研究经历和成果。他通过分享如何在田野调查中通过挖掘族谱、碑文及地方档案,逐步揭示出关于华人社会组织、司法和军事体系的历史脉络。


第六十二讲

国际变局、外部环境与中美经济竞赛

在讲座中,赵伟教授分别从“国际变局:新冷战正在降临”、“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中美经济竞赛:态势与前景”三个角度展开叙述,分析了当前国际变局的主线是中美关系以及原有世界经济治理体正在崩溃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等问题,接着着重论述了中美战略博弈和中美经济竞赛中的三个隐忧,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但潜在优势的变现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未来需要更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与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六十三讲

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华侨宣传:政策与案例

(1950、60年代)

翟韬教授认为,美国的华侨政策有从中美关系范畴发展到向美国-东南亚关系范畴的趋势。美国恐惧东南亚华侨成为东南亚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将华侨直接纳入了东南亚冷战布局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出发,美国对华侨宣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主题:反共、支持台湾当局和鼓吹亲美情绪。在六十年代后,美国意识到华侨问题的复杂性,东南亚国家内部的国族分裂对于反共战略的不利影响迫使美国单独对待华侨问题。


文稿:韩一鸣、孔思文、刘佳宜

图片:何雨涓、王一竹、张伟琴、张涵之、刘心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