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侨乡厦门的社会文化变迁|第六十一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五十八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1日 点击数:


大雪节气,心游鹭岛,浩然天地清。2024年12月6日下午,第六十一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五十八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邀请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陈衍德主讲,主题为“侨乡厦门的社会文化变迁:从晚清到民国”,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沈惠芬担任与谈人,活动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陈遥主持。

主讲人:陈衍德教授

主持人:陈遥博士


Part 1:主讲人分享环节

讲座伊始,陈衍德教授简要回顾了厦门成为侨乡中枢,以侨兴港,以侨立市的历史。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在通商五口港市中,华侨在厦门的投资最多。进入20世纪20年代,侨汇的挹注与侨资的涌入,以及华侨的频繁出入,使侨乡厦门的社会文化变迁加速,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新式农场影响下的厦门农耕文明、华洋融合式华侨建筑、华侨投资市政建设、教育出版医疗新气象、厦门社会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陈教授重点讲述了厦门农耕文明特色、教育出版医疗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首先,他结合自己田野调查的经历和搜集到的口述历史资料,介绍了民国时期厦门归侨、侨眷拥有的耕地情况和大致的侨汇收入范围,指出部分归侨、侨眷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往往会从事非农业性质的副业,更有甚者因为侨汇收入较高而不从事农业生产。此外,由于厦门多山的地形条件,人均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因此,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厦门农业发展缓慢甚至呈衰落趋势。与此同时,厦门出现了新式农垦公司。1927—1928年,旅菲华侨叶朝君向旅居南洋和中国港台的同乡人士倡议并筹款发展家乡农业,组建“侯卿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种植水果和油料作物,还从事农产品加工等多种经营,获得赢利,带动了本乡宗亲纷纷入股,新的生产关系与经营方式萌芽生长了。

接着,陈教授以华侨出资办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厦门城区和乡村的教育情况,指出在他走访的12个自然村中几乎村村都有华侨出资兴办的小学。得益于外来的侨资,民国时期厦门形成了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这在中国各处侨乡当中,显得十分突出。此外,他还结合其祖父陈菊农在菲律宾和厦门创办报刊的经历讲述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侨乡厦门在新闻传播事业上的发展情况,指出厦门当时部分报纸还能发行到海外,影响力较大。

最后,陈衍德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厦门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精神动力。他认为往返于侨乡和侨居地的华侨不仅给侨乡带来了金钱和财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开明开放和急公好义逐步塑造了侨乡的精神气质。华侨热心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将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侨乡,并亲身加以实践,他们倡导新思想新办法,是侨乡厦门近代化进程中的领航者。

Part 2:与谈人分享环节

与谈人沈惠芬副教授对陈衍德教授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享了一些个人看法,继而提出问题。陈衍德教授作出回应与总结。

与谈人:沈惠芬副教授

Part 3: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出问题,如福建新旧侨乡对比、侨乡的起源、泉州与厦门侨乡的区别、如何从全球贸易网络的视角来看厦门的发展与作用等等,陈教授一一详尽回应,共同探讨。

陈衍德教授出身厦门华侨世家,亦多次到菲律宾访学调研。在研究中,他关注小人物,重视精神进步,提出人性化、去概念化的华侨历史,展现了厦门侨乡文化之特质。

撰稿/孔思文

摄影/刘心悦

责编/张长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