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首页    |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校党委书记张荣带队赴漳州市深化校地合作

作者:   时间:2024-05-11   点击数:

5月7日-8日,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带队前往漳州市调研考察,深化与漳州市校地合作,汇聚共建合力,持续加强在无人系统、低空经济、海洋科技、环境保护、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协作,推动重要合作项目落实落地。

调研期间,考察团分别与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召开校地合作、校际交流座谈会,进一步凝聚市校地合作发展共识,并实地调研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情况,前往谷文昌纪念馆、向东渠教育实践基地参观,感悟“四有”书记谷文昌同志的博大胸怀与高尚情操,回首建设向东渠饮水工程的壮阔历程。

漳州市委书记王进足,漳州市委市政府,东山县、云霄县,闽南师范大学主要领导,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党委常委、副校长尤延铖,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党委常委、漳州校区管委会主任黎永强等参加调研并出席有关活动。

校地合作再深化 凝聚共识谋发展

为深化拓展市校合作、携手实现共赢发展,会商探讨在无人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合作事宜,7日下午,漳州市与厦门大学在漳州宾馆召开座谈交流会。

会上,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其扬介绍了漳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及工作进展,并商请厦门大学在共建高端研究院与产学政研合作平台、打造高校精品课程、培养输送产业人才、开发多元应用场景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尤延铖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与校地前期合作情况,详细汇报了厦门大学与漳州市联合发展无人系统的工作思路与阶段成效,并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培育领军企业、推进制造集群化发展、打造应用场景和试飞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无人系统的意见建议。期间,与会双方立足校地实际,围绕拓宽校地合作的深度广度、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研究院及重点合作项目、推进产学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等内容作交流发言。

王进足对张荣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厦门大学长期以来对漳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漳州市情。他说,漳州与厦大历史渊源深厚,合作基础良好、合作空间广阔。希望双方深化市校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合作项目取得更大实效;拓宽合作领域,在低空经济、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冶金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成果;提升产学研用水平,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共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聚才引才合力,促进更多厦大毕业生来漳就业创业。他祝愿,厦大事业蒸蒸日上,明天更加美好。

张荣对漳州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厦门大学的宝贵支持与大力帮助表示感谢,并就下一步深化市校合作提出意见建议。他表示,厦门大学与漳州市扎根闽南大地,有着深厚的地缘、人缘与情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支持、紧密联系,在共建漳州校区、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招生就业、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等多方面取得累累硕果,谱写了校地合作的喜人篇章。他希望,双方要着眼时代和未来发展,立足已有的合作机制与平台,通过举办校园开放日、产学研对接会、校友联谊会等活动,持续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新路径;要充分发挥校地优势特点,加大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力度,以更优政策、更好服务保障来增强人才汇聚的吸引力,引导更多厦大学子到漳州干事创业;要立足新形势和校地发展战略需要,集聚人才、学科、技术等资源,延续校地会商共建机制,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探索、务实合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携手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漳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鸿,市委常委、副市长廖卓文,副市长余向红等出席会议。廖卓文主持座谈会。

随后,考察团一行前往闽南师范大学调研,参加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座谈会。副市长余向红,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顺兴,党委副书记肖庆伟、林致远,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绍福、蒋一婷、张龙海等出席座谈会。林致远主持会议,张龙海介绍了两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与干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对口合作情况。

李顺兴对张荣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厦门大学的长期关心关怀表示诚挚谢意。他表示,两校地缘相近、文缘相承、学缘相融,保持着长期的联系互动。希望厦门大学一如既往地支持闽师大的发展,帮助学校在博士点建设、重点合作项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提升。期盼两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点,深化协作友谊,持续推进跨领域、跨地域合作,构建一个更富有活力、更可持续发展的校校共同体,为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推动福建南部片区高等教育乃至福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张荣对闽南师范大学多年来给予厦门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两校在对口合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自2020年两校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相互支持、携手并进,坚持高位推动、坚持高质互动、坚持高频联动,建立了不断线、深层次的良好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口合作工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他表示,厦门大学将牢记殷殷嘱托,勇担使命任务,将推进两校对口合作作为深化厦门大学与漳州市战略合作的重要抓手,服务好闽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期待双方围绕福建省委实施的“三争”行动与漳州“9+5”产业集群及新项目,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重点抓落实,并在弘扬闽南文化、发展农业与海洋科技、保护红树林等方面增进交流互鉴,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对口合作再上新台阶。

实地调研台海站 探访美丽山海画卷

(左为东山实验场,右为漳江口实验场)

立夏初过的东山岛,阵阵浪涛拍打着蜿蜒的海岸,卷起朵朵白色浪花,也带来大海的丝丝凉意。8日上午,考察团来到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即台海站,依托厦门大学并于202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两个子站之一——东山实验场(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调研。期间,考察团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东山实验场的建设发展历程、功能规划、研究方向、产学研服务、公众科普、交流合作等情况的介绍,并察看了日本囊对虾选育和高效养殖、培育国审新品种鲍鱼、监测仪器与实验系统研发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

离开蔚蓝色的海岸线,考察团一行沿着整洁宽阔的柏油马路驱车前往台海站漳江口实验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站)。在台站大楼,大家通过台海站沙盘与网上系统演示、科研项目展示与科普展板等,深入了解实验场在基地建设、科学观测研究、示范服务、红树林保护和管理、培养一流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期间,台海站站长、南强特聘教授黄邦钦详细介绍了台海站建设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详实案例和数据,生动展示了厦门大学打造“海-陆-空-天”海洋立体观测实验体系布局的长期探索与成效。

“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在福建省首个国际重要湿地——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新空气与满眼绿意扑面而来。群山秀水间,一排排楼房点缀在绿野大地之上,漳江上飞舞的、滩涂间跳动的“精灵”与夕阳下随风涌动的“绿色麦浪”相映成趣,共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与海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考察团沿着木栈道信步穿行在红树林间,进一步了解了红树林的生长习性与多生物共生的立体生态系统,回顾了保护区整改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乡土红树植物等情况。

每到一处,张荣看望慰问了奋战在实验站一线的师生,详细了解大家的生活起居与科研进展,并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两岸学术交流、学科交叉、团队协作、产教融合、无人系统与低空经济等方面同大家进行亲切交流。他勉励师生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勇担强国建设使命,整合多学科、跨学科力量,聚力攻克“卡脖子”难题,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承担更多重大任务,产出更多重大成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漳州市副市长洪泰伟、东山县委书记何霭、云霄县委书记蓝良木参加调研。

追寻先辈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流传在东山县的一首民谣,诉说着昔日的伤与痛:风沙肆虐,旱涝为害,百姓离乡乞讨。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 ……而如今的东山,绿化率达94%以上,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更成为了享誉全国的“国家生态县”,这背后与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的奉献与大爱是分不开的。

8日上午的谷文昌陵园,天朗气清、绿意盎然,花圃上的“绿色丰碑”大字映入眼帘,坐落在陵园中央的谷文昌塑像目光慈祥、神情坚毅。张荣代表校党委向谷文昌敬献花篮,全体人员以瞻仰、鞠躬的方式,表达对这座东山人民心中“不朽丰碑”的最崇高敬意。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也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在谷文昌纪念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谷文昌先进事迹的重要讲话,回顾了谷文昌和县委班子带领人民战风沙、抗旱涝、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把一座风沙肆虐的海岛变成生机盎然“东海绿洲”的动人故事,对那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对谷文昌所体现的敢于担当、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宝贵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漳州西南地区,不仅有东山的绿色奇迹,更有云霄、东山人民在党领导下携手创造的工程奇迹——被《人民日报》赞誉为“江南红旗渠”的向东渠引水工程。

为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难题、实现两县共饮一江水的愿望,半个多世纪前,五万余名建设者以誓将山河重安排的气魄,跨越山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耗时两年半修建完长达85.81公里的向东渠,在红土地上书写了“劈山跨海建长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人民史诗。

8日下午,考察团驱车来到向东渠教育实践基地参访。依次走过多个单元展区,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施工场景还原、一件件浸染民众血汗的历史物件、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给大家带来了一次全身心的精神洗礼,也让大家在重温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无穷智慧中进一步认识到:向东渠不仅是一条生命渠、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一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期间,考察团还实地察看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的向东渠水利工程,看这条“水龙”曲折穿行连绵群山,如何染绿今朝万倾良田,如何源源不断滋养着云东两县人民的幸福生活。

漳州市委市政府、龙海区、高新区,东山县委县政府,云霄县委县政府,闽南师范大学等单位领导,漳州市企业代表,厦门大学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发展规划办、科技处、国内合作办、漳州校区管委会、航空航天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信息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宣传部 文/王志鹏 图/王志鹏、叶恒)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颂恩楼9楼

电话:0592-2187208

传真:0592-2187208

邮箱:gnhz@xmu.edu.cn

厦门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 CopyRights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