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平台
【舆论引导】唐桦:台湾民众在主动找寻文化和精神上的“回家之路”
时间:2024-06-30 浏览次数:117

编者按:近日一档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讲述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专题节目《八千里路云和月》被岛内民众重拾热追,有台湾网友为此感慨:“跨越30余年,收获了几代台湾人的心,可见大陆的人文、风景多吸引台湾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特别强调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文旅领域在联结两岸民心,以情促融,探索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新路方面有哪些可着力探索的点?文旅类影像作品在为台湾民众建构“真实的大陆观”方面能承载什么独特的作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应邀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就此话题畅谈两岸文化的联结相嵌和台湾民众的精神之根。


《人民政协报》记者修菁:您怎么看《八千里路云和月》被岛内民众重拾热追这一文化现象?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这个现象耐人寻味。我们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拍摄画面今天看来是不够清晰的,习惯高清品质和猎奇的当下年轻人愿意回头去追老纪录片,恰好说明关于大陆风土民情的内容足够独特,足够有料。无论是当年看了这部专题片种下了对大陆向往的台湾青年,还是当下刚刚接触到这部片子,从而好奇大陆到底是什么样的台湾青年,都说明了虽然两岸在地理空间上有分隔,尤其是在民进党当局这些年变本加厉阻碍两岸民众的正常交流交往的恶劣环境下,作为母体的中华民族精神脐带却一直联结在两岸民众的内心深处,难以割舍。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归属与精神归属,就容易成为“精神与文化的流民”。因此,这一文化现象,看起来是台湾青年透过这部专题片表达对大陆的好奇,实际上是台湾青年在这些节目中逐渐了解真实的两岸关系史和大陆的真实发展状况,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突破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围墙,重新自我养育的过程。这个现象和过程既源于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精神守望,也根植于台湾青年对台湾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反思,是一条文化和精神上的“回家之路”。


《人民政协报》记者修菁:大陆近两年制作的多档文旅类节目同时也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比如《航拍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典籍里的中国》等。行走、体验、沉浸类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呈现“真实的大陆观”方面,您认为能承载什么独特的作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优秀的行走、体验、沉浸类文旅类纪录片是从中国人的立场出发,从中华文化的美学和思考方式出发,透过时空场域交叉与情境打造,使台湾民众感同身受,催生他们中华血脉里的文化觉醒,激发出共同价值观下的情感体验。这里有奇观异景的风光、丰富辽阔的地貌、积淀深厚的历史、和谐共生的民俗与健康发展的当代场景,充分展示了丰厚的中国人文地理之脉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价值。这些文旅类文化节目既给台湾民众带来了关于真实大陆的知识和场景,又提供了中华文化的新鲜表达和体验,最终指向了中华文化传承的价值感。

当《典籍里的中国》中写出《天问》的屈原看见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以及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竹简和宇宙都是中国人浪漫表达的载体;当《航拍中国》里“宁夏篇”中干旱地区修建泵站和水渠改变了人们靠天喝水的历史,曾经贫瘠的荒滩由于有黄河水的灌溉生长出宝贵的瓜果;“四川篇”中国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与高原上的风力发电代表了古代与当代的杰出工程……这些节目全方位展示了神州的沃土是如何滋养了华夏儿女,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飞速向前迈进的现代大国,以及隐藏其中穿越千年的属于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文旅只是一个引子,台湾民众透过这些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故事,重温过去、了解当下、迎向未来,以个人的自我体察为轴心,空间上连接了个人、自然与社会,时间上交融出曾经与当下,一起照亮未来,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形成对中华文化和自我的认同。


《人民政协报》记者修菁:今年的海峡论坛上,有台湾地区民意代表也表示,不管台湾政局如何变,都没有影响海峡两岸影视作品多年来的交流持续热络,这说明无论台湾局势如何变化,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不会改变的。你如何看这一问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台湾地区的社会文化本身就来源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台湾民众一直以来都对中华文化抱有很深的认同。民进党当局这些年,为了阻止大陆影视剧入岛,封禁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可谓是用尽手段,但依然降低不了两岸影视作品的交流热度,削弱不了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无论是在岛内讨论了十年的《甄嬛传》,到这两年岛内讨论度很高的《繁花》《庆余年》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美学表达。而引起大陆民众共鸣的《周处除三害》《不够善良的我们》《俗女养成记》等台湾影视剧本身就展现了来自中华文化且依然在台湾社会沿袭至今的语言文字、节庆风俗、道德理念、宗教信仰。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关系中的“最大公约数”。

中华文化的集体记忆在两岸的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中以节日、习俗和建筑在持续发挥着作用,也以族谱、传说、历史记载、古墓、祠堂、手札、碑刻等种种面貌存在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始终深埋于两岸中国人的血液中,民进党当局任何“去中国化”的行径,都改变不了深植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也割裂不了两岸的历史联结和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


《人民政协报》记者修菁:文化在联结两岸民心,以情促融,探索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新路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可着力探索的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海峡两岸文化的共性是建立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历程中,由此所形成的地缘、血缘、物缘、商缘、文缘、俗缘、神缘的多方面的文化传承和契合的共性,是今天践行“两岸一家亲”的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保障。探索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新路方面应是在日常交流中逐渐形成“集体记忆”,“润物细无声”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情感融合,可以着力探索以下三个重点:

首先要尽可能地展现两岸共享的文化符号魅力,增强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不同时空阶段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符号,比如汉字、瓷器、诗词、茶叶、戏曲、中医等。这些两岸共享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应该适应当今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同时着眼于能为青年群体尤其是台湾青年受众广泛理解和接受,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其次要丰富文化载体,建构文化记忆“讲述”新模式,增强台湾民众对中国故事的认同。以中国原创文化类节目和文化产品运用的媒介讲述、传播交互、仪式嵌入、故事化演绎等方式,去建构文化记忆“讲述”新模式,进而激发台湾民众共同参与对文化记忆,进行媒介建构,由此强化共同的情感基础和身份认同。最终,通过两岸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两岸文化交流累积的传播效应将中华文化这一概念转化在两岸民众具象的日常生活、生命体验、情感共鸣、文化理解、价值判断与行为实践中,以实现媒介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中以重构台湾民众的文化记忆、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使命担当。

再次要凸显价值共享,充分吸收台湾文化,凝聚中华文化共同性。从观察到参与,中华文化在两岸民众中的共享生发出价值的共享,价值共享又催生了价值认同与文化记忆。中华文化复兴应充分吸收和融合台湾意识和台湾文化。这种两岸文化共通共融的过程,将使两岸同胞构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命运共同体。


(文稿整理:杨延钧;编辑:杨延钧;复核:谭馨;责编:杨昆福;编审:唐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