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评论》2023年第5期.pdf
盛书琪,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晚清至民国时期京津沪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1BB029)阶段性成果。近年来,随着近代报刊数据化的体量实现,学术界对报刊艺术史资料的整理研究项目也在提速。20世纪上半叶作为新兴媒体产业的报刊,与大众日常生活和城镇娱乐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互动,其所载曲艺资料具有大众文化主流性强、传播度广、样式丰富的特点,论文从田野与文献结合的视角指出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并从研究方法层面探讨如何从文献整理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升报刊文献中有助于学科发展的理论营养。 1.鲍震培,盛书琪_近代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的意义和研究视角_pp.1-11.pdf
作者简介:陈威俊,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吕天成欲为明代曲坛矫偏正弊,遂仿钟嵘《诗品》而作《曲品》。《曲品》对《诗品》之接受,可从形式与内容双面考量。形式上,《曲品》沿用品第等级法、比较分析法、溯源得委法、借言批评法等批评体例和法式。内容上,吕天成受诗学传统影响,以“情”“苦”“味”品曲,存在“以诗律曲”痕迹。诗、曲的体裁差异,使《曲品》借鉴诗学品评范式时,引发审美概念的变动与发展。《曲品》为研究曲论如何接受诗论之影响,提供了极佳的观察范本。 2.陈威俊_论吕天成《曲品》 对钟嵘《诗品》 的接受与发展_pp.12-19.pdf
作者简介: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探索与课程建设》相关成果,课题编号:YSZY20191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时空艺术,动作、冲突、情境、意象与场面无不是在具体的戏剧艺术时空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戏剧作为一种“时空体”,就是通过创造独特的艺术时空来表现“有意味的形式”。有关戏剧艺术的时空品格和特性的讨论也就成为理解戏剧艺术原理的重点,并由此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戏剧“时空体”的空间美学观。 3.施旭升,孟晶_论戏剧艺术“时空体”的美学特质_pp.20-30.pdf
作者简介:王雯丽,厦门大学电影学院2018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戏剧理论。从戏剧审美变迁的角度来看,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西方戏剧从时间审美转向空间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间离效果”理论分别在文本想象空间、观演空间和剧场建筑空间实现了戏剧时间审美到空间审美的彻底超越。在戏剧文本中,打破时间的线性叙事,置入“此在—彼在”的寓言结构,构建“符号空间”,塑造复调诗意的文本想象空间。在观演关系上,打破封闭幻象的交流模式,重塑演员—角色—观众的三元观演空间。在剧场建筑空间中,使布景设计、道具、身体等元素从配合剧情的装置变为富有空间语言的意义体系。深入剖析“间离”促进戏剧空间形成的机制,将为戏剧空间艺术创作方法提供审美溯源与启发。关键词: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空间审美;超越性思维 4.王雯丽_论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对戏剧空间审美的超越_pp.31-41.pdf
作者简介:贾冀川(1972—),男,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传媒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戏剧史、影视理论。孔稳(1999—),女,山东曲阜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红色戏剧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7BZW149)的阶段性成果。20世纪以来的红色戏剧,革命军人形象作为先锋模范的代表以及时代语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天然地承担起英雄模范的义务。从不同的时期来看,中央苏区戏剧中的革命军人为新国族形象的建构起到了奠基作用;解放区戏剧从文艺大众化的立场,以革命军人的成长叙事为新国族形象发展指明方向;十七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剧以无数铁骨铮铮的革命战士歌颂新政权与新社会;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革命军人形象与时俱进,在拨乱反正中逐渐还归了真实的人性,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典范。 5.贾冀川,孔稳_新国族形象的想象与构建——20世纪红色戏剧中的革命军人形象演变_pp.42-50.pdf
作者简介:赵斌,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与电影理论。符安洁,北京电影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与艺术理论。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影的再媒介化研究”(批准号:20BXW032)阶段性成果。影片《奥本海默》的跨媒介叙事不仅涉及影片文本与历史文本的关系,同时还涉及艺术叙事与科学叙事和宗教叙事的关系;影片呈现为引文的集合,呈现出档案叙事的样貌形态。影片在历史陈述过程中,挪用并改造了绑匪片、法庭片,最终呈现出黑色电影的类型特征;而叙事视角的精确使用则进一步强化了多元化的陈述和感知的历史主体,暗示了诗学与历史相互联结的可能。
6.赵斌,符安洁_《奥本海默》的跨媒介叙事与历史诗学_pp.51-64.pdf
文献剧的“诗”与“真”
——论《奥本海默案件》的创作形态和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卢暖,艺术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5)成果基普哈特的《奥本海默案件》是一部文献剧名作。该剧的情境设计方式独具匠心,剧作第一场戏的内容构成了全剧的核心事件,确定了审讯中的人物关系,同时也引导读者去关注奥本海默的思想问题,以此暗示了作品即将深入揭示的意义。然而,当我们观照剧本的情节发展形态及其主题思想之时,便会发现这部作品的主题并不在于人物表达的精神理想;相反,文本通过案件讨论的内容和情节结构,完成了对人物抱持的虚假意识的否定。基于文本分析,并结合西方美学史各个时期关于“诗”与“真”的问题的论述,不难发现《奥本海默案件》对于文献剧创作法的启示:文献剧的创作不是对“真”的铺陈,而是对“诗”的建构。关键词:文献剧 戏剧形式 《奥本海默案件》 真实性 美学 7.卢暖_文献剧的“诗”与“真”——论《奥本海默案件》的创作形态和主题思想_pp.65-78.pdf
作者简介:马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南京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培育基金(ND202200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021-YAH20143)阶段性成果。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作品《奥本海默》(2023),创作灵感来源于凯·伯德、马丁·J.舍温的同名传记作品。诺兰借助传记文本书写历史的改编与拓展,完成了对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记忆呈现。审视这部影片,它实现了由书写历史到记忆影像的成功转换。改编为电影作品的过程中,导演坚守伦理观照的历史视域,实践了忠于文本精神的改写策略。电影以政党政治意识博弈的昔日再现,重构了镌刻美国主流政治价值的集体记忆。作为一部成熟的商业类型电影,其关注大历史之下的人伦情感,呈现为新历史主义范式的艺术探索。 8.马健,谭秀坤_《奥本海默》:从书写历史到记忆影像_pp.79-8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