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文艺大家谈第六讲《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实践》成功开讲
发布时间:2021-11-25点击:[]次


2021年11月19日下午3时,文艺大家谈第六讲“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实践”在厦门大学海韵园科研一号楼310报告厅开讲。


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厦门大学偶戏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艺术馆非遗保护部主任谭雪刚,福建省剧协木偶艺术专委会副主任、晋江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市剧协主席陈诗章主讲,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陈世雄教授与谈。讲座特别邀请木偶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曲家李胜奕,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蔡美娜进行表演展示和知识普及。电影学院副教授、偶戏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

讲座开始前,电影学院姚俊峰副院长向讲座来宾和到场师生致欢迎辞。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下极为火热的话题。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学术会议中,不乏对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深入探讨。如何在当下科技发展的时代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讲人谭雪刚主任首先系统介绍了国内非遗工作的推进历程和福建省非遗工作的发展现状。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自上而下、举全国之力的浩大工程。福建省是非遗大省,拥有丰硕的非遗项目存量和完备的非遗传承人体系。其中,戏剧、民俗和传统工艺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和亮点,而木偶戏正是福建省非遗项目的突出代表。

由此,谭主任进一步介绍了福建木偶戏作为非遗项目的发展成果。福建木偶戏发展历史悠久,民间剧团存量大,生存样态多,分布范围广。非遗保护工作要求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如何更好地尊重非遗艺术形态的本真性,是艺术实践者、非遗工作者和专家学者需要深入研究、共同探讨的话题。他热切地欢迎厦门大学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加入非遗保护工作的队伍中。

讲座行至一半,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蔡美娜老师向在场全体师生作掌中木偶艺术表演展示。蔡老师先后表演了丑旦戏《番婆弄》、旦角伞科、水袖舞和武生对打等多个片段,跨行当的表演和“一人双偶”的技艺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

精彩表演过后,主讲人陈诗章主任从传承保护、文化交流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晋江和福建掌中木偶戏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掌中木偶戏保护传承和创新提出几点思考。他指出,对传统戏的调查整理为后续的木偶戏保护与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以技术媒介探索辅助文化传播,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木偶戏。在未来,传统艺术包括掌中木偶戏的发展在保障传统技艺本真的传承中,又需要更多融合平台,立足地方,面向福建,放眼全国和世界。

互动环节,蔡美娜老师带领全场师生一起做掌中木偶“手指操”,并邀请同学上台教学,操纵掌中木偶进行简单表演。蔡老师表示,木偶演员与传统戏曲演员一样,需要从小练习唱念做打,但不同的是,木偶演员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跨行当的木偶表演和“一人双偶,一心二用”的技艺,想要突破高难度的表演技艺,需要演员们长久不懈的练习。

讲座临近尾声,与谈人陈世雄教授上台作总结与回应。陈老师表示,电影学院偶戏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厦门大学迈向闽台偶戏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一步。木偶艺术遗产的整理与研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而高校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如何在原有资料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与研究,综合美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若干学科的不同视角,更深入地认识和发掘木偶艺术的核心价值。

王晓红副教授对此次讲座来宾的表演和介绍表示感谢,并表示,闽南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资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成为电影学院成立后的科研重点,期待在未来能够更深入地走进泉州木偶艺术及其他表演艺术。


此次讲座让掌中木偶艺术深入校园,不仅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还让更多人对木偶艺术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图:闫然、吴艺、林琳、许昳婷 文:詹晓君)



【责任编辑:吴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