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华教授、聂舟教授、赵永席教授讲座
Posted on:2024-03-25 hits:

系列讲座



报告时间:2024-03-26 09:00

报告人: 黄卫华 教授(武汉大学)、聂舟 教授(湖南大学)、赵永席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地点:卢嘉锡202报告厅

转播地点:翔安校区源材料大楼3号楼会议室5,漳州校区生化主楼307教室


报告一

报告题目:纳米电化学单细胞实时探测

报告时间:2024-03-26 09:00

报告人: 黄卫华 教授

武汉大学

报告摘要:

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在胞内实时监测生化反应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命过程。为此,我们提出制备单根纳米线电极实时探测胞内生命活动的新策略。通过制备核壳结构导电纳米线材料,进一步对纳米线电极进行可控功能化,实现了胞内活性氧/活性氮(ROS/RNS)、NADHGSH和谷氨酸等目标物的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ROS/RNS稳态调控机制、神经元泡内谷氨酸含量/释放比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单/亚细胞水平提升了对相关生理与病理过程的认知。

报告人简介:

黄卫华,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获得者。从事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电分析化学、柔性传感、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课题等10项国家级项目。以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 PNAS, Angew. Chem. Int. Ed., JACS,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接收和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报告二

报告题目:新型功能核酸分子工具: 从生物成像到细胞调控

报告时间:2024-03-26 10:00

报告人: 聂舟 教授

湖南大学


报告摘要:

核酸G四链体由于其特殊的二级结构,在基因表达调控和构建核酸分子工具等方面都展现出重要作用,成为功能核酸分子工具的一种重要结构模序。我们以G四链体作为结构靶点,系统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点亮型荧光分子探针,成功构建核酸类荧光蛋白模拟物实现膜蛋白标记成像及微环境响应检测,以及病毒RNA的活细胞示踪及活体原位成像。我们进一步将具有G链体模序的功能核酸分子工具扩展应用于细胞受体精准调控,发展了基于非遗传受体改造的细胞行为调控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多细胞行为的正交控制以及活体内细胞行为的精准调节。

报告人简介:

聂舟,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获得者。研究领域为生命分析化学及化学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传感新方法以及细胞调控化学生物学新技术研究。以通讯作者先后在Nature Chem. Biol.Sci. Adv.JACSAngew.Chem.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担任生物大分子化学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报告三

报告题目:细胞核酸时空信息的编码成像分析

报告时间:2024-03-26 11:00

报告人: 赵永席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摘要: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其内部生物分子在时间与空间等维度呈现出高度动态性。在拥挤与复杂的细胞环境中,多种生物分子协作参与调节同一个细胞过程或疾病进程,它们之间的空间邻近与互作也可能影响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获取细胞内生物分子的时空信息,对解析生命基础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报告将围绕细胞生物分子时空成像分析中检测信号受限、纳米环境互作关系无法检测、动态事件难以记录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碱基转化编码策略,耦合化学标记识别与核酸信号放大,观测胞内核酸动态变化过程;发展核酸组合编码技术,突破传统荧光信号种类不足的限制,灵敏成像胞内多元核酸;构建DNA邻近编码成像方法,利用亚纳米精度可调的 DNA 探针测量分子互作的空间距离,获取单细胞纳米环境核酸信息,准确监测不同细胞的生长状态,深入解析细胞生命活动。

报告人简介:

赵永席,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从事生物传感与成像、单细胞分析、微流控芯片领域的研究工作。近5年,在 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欢迎老师同学们积极参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