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法论” 深研会预告

 

深研会的目的,在于聚焦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克难,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深入研讨带动某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各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但跨学科的深研会很少,在方法论层面,“文史哲”需要打通。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于2025112日(周日)上午举办一期深研会,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专家,探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方法论问题。发布本期深研会预告,是希望进一步召集对本主题感兴趣的学界师生和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话题探讨。

如对本期话题有兴趣,请浏览本期邀请的嘉宾、报告题目及摘要,了解本期主题与观点后,撰写三五百字的观点,请于202517日前发送到孙同学邮箱xiaoyunhere@sina.cn。因为是小型深研会,我们将从来邮中严格挑选参会人员,控制会议规模。挑选的标准,不论学生还是教授,以是否有新鲜的学术观点为标准。深研会上,没有职位高低之分,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嘉宾: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题目:《历史作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元方法》

摘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当以历史作为元方法。至少有三个理由:第一,世界体系理由。西方构建了一套历史终结论性质的现代形上而学体系,以维护其世界霸权,历史是祛魅、瓦解这一学术霸权的锐利武器。第二,文明理由。中国传统思想学术以经史之学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建立“唯一的历史科学”,历史是“第二个结合”的关键会通之处。第三,科学哲学理由。人是、且仅仅是历史的存在者,社会是、且仅仅是历史的存在物,历史就是理解和认识人与社会的唯一有效方法。今日学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突破,多以历史为方法:历史政治学、历史社会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历史宪法学、实践的历史的社会科学等。

 

嘉宾:鞠实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题目:《广义论证视野下的传播学研究》

摘要:由于不同个体享有各自独特的社会认知框架,对外部世界中出现的事物就会具有不同的态度或立场(粗略地说,对可接受性而言,态度可分为三类:接受、不接受、悬置)。当不同立场持有者认为有必要协调彼此立场时,他们使用各种方式传递消息,表达各自观点,劝使对手就某论题采取某种态度。对于这一类传播现象,学界主流主要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传播的一般特性,缺点是难于刻画传播现象个案特殊性。我们将在广义论证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说服性传播的个性,试图与主流方法互补共同推动传播学的发展。

 

嘉宾:袁影(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题目:《范畴研究: 自主知识话语体系建构的机轴》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掀起了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的热潮,出现了一波又一波宏观性、构架性,以及综述性的文章,然而较为切实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尚十分稀少。本研究认为,各学科自主知识话语体系的构建中最为关键的应是范畴研究,尤其是对中层范畴在学科全球化视野下的本土意涵挖掘。那么如何恰当而合理地遴选中层范畴?如何提炼所选范畴的主要意涵?如何确认这些范畴意涵中的本土元素?围绕这些根本性的研究问题,本项探索将以修辞学学科自主知识话语体系构建为例,综合运用古今代表性范畴理论、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历史语义学等,来尝试一一予以寻答。

 

嘉宾:张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

题目:《走进历史现场与建构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摘要:有学者提出,建构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标志之一实现“术语革命”。但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不是单纯的主观想象或简单的概念游戏,而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构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实现路径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批判以西方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对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的话语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是以中国的史学实践为基础,提炼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范畴,达到对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的深入理解。后者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国的历史编纂历经数千年从未间断,积累了丰富的遗产,由此可分析“经史辩证”范式与史学体系自主演变的关系。第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主流学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民族化”的学术体现,也是话语建构和理论斗争的工具,可以此深描“西学东渐”背景下“新史学”的自主选择和能动转换。第三,改革开放以后,历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对中国史学的主流话语权提出了多重挑战。百花齐放,有容乃大,当代史学新进展的相当部分仍是立足本土经验而不断充实或创建的,其中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实践值得关注。这种史学实践除了强调充分占有传统史料外,注重走向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三十多年来,历史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在华南、西南、江南、华北等区域展开,通过考察地理环境、访谈底层庶民、收集民间文献、观察宗教仪式等实践环节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其中“在田野中解读文献”的共识是认为中国社会基层的民间文献,不仅是建立在本土经验事实的历史文本,而且承载了普通民众的历史记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经验真实而内在,一方面可以重审业已形成的本土人文经典,另一方面可修正普遍使用的外来概念,进而创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概念和理论话语。

 

嘉宾:汪晓云(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话语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摘要:话语是知识构成的基础,话语实践即知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中国话语体系重构殊途同归。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提出一是因于百年来我们自己对古代知识体系的误解与不解,一是因于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误解与不解。造成对中国古代知识体系双重误解与不解的根本原因是对话语的不解与误解,也就是用今天的话语意义理解古代话语意义。古今话语意义的转变一直被忽视,古代话语实践与知识建构及其成因长期以来被忽视,话语的解释力长期以来被忽视,作为文字的话语改变作为语言的话语意义的历史长期以来被忽视。话语研究是揭示话语整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的根本途径,是发现中国古代理论自觉的根本途径,也是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中国知识体系进行正本清源的根本途径。

 

嘉宾:林升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题目:《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文史哲”的方法论进路》

摘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思想方式中汲取营养,在中西平行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切实可行、能够落地的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方法论。中西各有其“理”,中国或可称为“义理”,西方或可称为“公理”。中西在表层和表象上似乎“会通”在一起,但如果借由“文史哲”的新进路,重新加以“分别”,就可以发现中西方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是基于各自不同的“理”,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现。回到某一个文化体系内部,借助文与史的材料“分别”以及哲的理论“抽象”,又能使不同的材料“会通”到同一个理中,是“会通为体,分别为用”的体现。通过对学术话语命名的现代语言学解读,将客观存在的相关的词创造性地放在一起,呈现出其所处的语义网络、语境、文本结构以及与思想的回环论证,再进一步佐之以概念对应的社会现象、历史渊源以及政治制度的考察,完成了对“文”与“史”深入细致的经纬描画,“哲”贯穿于文史材料的梳理过程,通过理论抽象真正完成了这一方法论对新知识的探索。

 

以下跟本期深研会相关的文章推荐阅读:

姚中秋:《经史传统抑或文史哲传统》,《开放时代》2021年第1期,第53-57页。

谭同学:《作为人类学方法论的“文史哲”传统》,《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第193-208页。

景怀斌、张善若:《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文史哲”:意图与框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1期,第111-121页。

鞠实儿:《广义论证的理论与方法》,《逻辑学研究》2020年第1期,第1-27页。

袁影:《修辞形式与修辞发明》,人民出版社,2024年。

袁影:《“错综”与“丰裕”的中西交汇——<文心雕龙>语言艺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7期,第156-163页。

刘志伟、孙歌:《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

郑振满:《民间历史文献与经史传统》,《开放时代》2021年第1期,第67-70页。

张侃:《田野工作、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8 2日。

汪晓云:《话语溯源与文化重建:以中国古代“圣经”为例》,《深圳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第112-125页。

林升栋、宣长春、普非拉:《中西传理溯源:“悦服”与“说服”之间》,《传播与社会学刊》2023年第64期,第63-93页。

 

本期深研会还邀请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陈宏等人共同参与研讨。期待“思想的火花”“实践的感悟”“观点的碰撞”!

 

 

 

编辑: 冯国章、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