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一域,风月同天;连枝比翼,共赴花来。
2024年6月2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届研讨会以“AI时代的口语传播”为主题,来自海内外五十多所高校和媒体单位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口语传播从业者及青年学子齐聚鹭岛,共思共论AI时代口语传播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此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传播暨社群媒体学系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华夏文化促进会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冠声(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开幕式
研讨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铮主持。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厦门大学监察专员全海,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林公明分别致辞。
全海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开拓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厦门大学将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力培养新闻传播卓越人才,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积极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们将以这次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口语传播理论和实务研究,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林升栋院长表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传播人才。我们始终秉持着“特色乃做强之道”的指导思想,在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等学术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与思维的双重变革,我们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创新与推动口语传播学科的发展,也期待与专家学者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口语传播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林公明书记表示,人工智能为影视的口语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智媒技术的推动下,口语传播的传受场景、应用情境、传播主体、表达方式在影视产业上都发生了巨变。影视作为口语传播的重要载体,拥有非常广阔的实践空间和研究空间。电影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同时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电影学院,力争打造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处于国内一流前列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电影学院。
年度项目发布
随后,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发布年度项目《播音员铁城口述史与当代中国特色口语传播理论探究》。
冠声(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杜远智作为项目代表发言。
著名播音员、朗诵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铁城送上寄语。
“AI时代的口语传播”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由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罗幸教授主持,七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AI时代下口语传播研究的新突破和媒体实践的新规律发表了主旨发言。
隋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代传播》主编
主题:口语传播中的普遍化机制和自然化机制
隋岩教授提出在口语传播的符号世界中,自然化和普遍化机制的共同运作是意义生产机制的关键。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渗透在日常话语与日常思维中,成为一种认知方式与思维方式,也是自然化机制的精髓。普遍化机制则通过换喻和元语言的转换得以实现。借助于自然化和普遍化的符号传播机制,新的意义得以建构,关系与世界得以言说。
Daya Thussu(达雅·屠苏),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荣休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客座教授、国际期刊《全球媒体与传播》主编
主题: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 a multipolar world(多极世界的国际传播)
Daya Thussu达雅·屠苏表示,多极世界中的国际传播,应该从当下的语境谈起,也就是国际传播情势正在发生何种变化。在他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非凡崛起。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是“一带一路”倡议,而数字化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多极的世界需要多元的跨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去讨论新出现的复杂议题,比如AI将对全球传播产生的影响。
Paul van den Hoven 保罗·霍芬,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教授、法学专家、语言学博士
主题:Comparisons and AI(AI与修辞比较)
语艺修辞学中的比较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手段之一,目前也应用于AI文本生成系统中。通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程序非常擅长根据比较结构生成段落文本,从大量输入的材料中提取结构正是人工智能程序所擅长的。但比较相关性的问题是人工智能的弱点。通过和已有的人工智能进行上述的互动研究,Paul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为修辞理论的发展和模型测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而修辞理论也为人工智能研发人员的算法开发与优化提供了启发。
游梓翔,台湾世新大学传播博士学程教授、口语传播暨社群媒体系教授、央视《海峡两岸》特约评论员、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总顾问
主题:AI热潮下的口语传播:理论、教学及伦理的思考
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口语传播在传播理论、传播教育、传播伦理等方面带来了全新挑战。AI创造的“类人类”和“拟人格”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人类传播的定义。同时,AI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传播教学,如何合理引入AI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AI的引入也引发了传播伦理问题,特别是涉及内容创作的道德与法律争议。因此,在AI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播伦理,并为相关研究与教学提供新的指引。
赵振祥,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理工学院原副校长
主题:“说”之“下沉”与AI时代的诸“沟”消弭
赵振祥教授表示,目前AI技术与口语传播的结合不断“下沉”,数字鸿沟与智慧鸿沟已被填平,思想和智慧正在被众声喧哗所淹没,被平庸所淹没。从人类社会驯化AI,到AI驯化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全智时代”还是“失智时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王宇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培训教材”编写组成员
主题:AI时代口语传播传承发展的镜与鉴——兼谈吴郁教授主持人理论研究的启示
王宇红副教授围绕AI这面“镜”,指出主流媒体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得不面临着身份重构、技术嵌入、流程再造的挑战。她从吴郁教授的职业生涯回顾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回顾中国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的关键事件和节点,探寻人文价值和人本精神对播音主持和口语传播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林升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代广告》(学刊)执行主编、品牌与广告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题:国际传播中AI赋能口语翻译及其局限性
林升栋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赋能国际传播中的口语翻译。然而,口语本身隐藏着很多秘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不是词对词,句对句,段对段的简单对应。每一个词的背后是一个语义网络。目前的AI还难以破解这一困境,人类智慧仍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AI时代的口语传播”分论坛
本次研讨会围绕“口语传播本土化与全球化视野”、“媒介技术与口语传播”、“区域文化与口语传播”、“海峡两岸口语传播人才培养与媒介实践”等议题,设置了七个分论坛,来自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台湾世新大学、澳门大学、厦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和辽宁广播电视台、四川广播电台等媒体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在会上宣读论文,展示了口语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表示收获颇丰,对AI时代的口语传播使用、研究与实践有了从“立”到“守”再到“得”的体会。当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语言交际的环境,口语传播领域充满机遇与挑战,传媒行业正步入一个融合发展的全新阶段。此次研讨会有益于推进国内外学者对AI时代口语传播领域的研究,为口语传播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促进海峡两岸口语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海外华文传媒及影像传播研究、中外新闻传播交流史研究、泛媒体化与跨文化传播交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依托厦门大学跨学科平台,致力于以创新模式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源,打造集理论研究、智库建设、实践探索、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为服务国家、辐射全球的国际传播创新高地,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赋能,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贡献厦大智慧和力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文: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图: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