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24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谋划、全力推动,倾注大量智慧和心血,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切实践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厦门大学“化被万方”校级重点实践队于8月3日至8日前往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龚巧彬带队。
讲好中国故事 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文化为魂。为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典型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挖掘乡村振兴故事,走访入户实地调研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资助育人,“西”望启航。2019年以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党支部和宁夏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党支部结队共建开展精准助学活动,资助4户5位学生。实践队挨家挨户走访,跟踪他们成长发展,关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家庭现状。有两位同学大学在读,他们坚定地说道,“学成医学之后,我最想回来投身家乡的建设”“我要再多努力,毕业后我想入职国家电网惠利民生”。队员们鼓励其他三位乖巧好学的小学生砥砺前行,他们期待地说道,“我要好好学习考厦大”。“西”望的力量,不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是跨越山海的爱与温暖、希望和成长。
返乡创业,“自找苦吃”。走访村里“返乡创业”典型的马科峰时,队员们了解到,马科峰曾担任过宁夏银川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等工作,现如今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抓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返乡发展肉牛养殖,为邻里乡亲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返乡创业的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的肉牛养殖基地,队员们看到了36头精壮的肉牛,并不断在扩张数量。谈及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时,马科峰晓之以理“乡村的产业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一点都不输于大城市”,动之以情“做人啊,不能忘本。乡村振兴是一份有情怀、有意义的事业,家里人也很支持我。”而马科峰返乡创业背后蕴含的正是“自找苦吃”的精神。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靳海波一家三代都在传承与发展手工醋制作。队员们一边听靳海波讲解,一边参观酿醋工艺流程。谈到技巧,他“开玩笑”地说道,“因为我的手工醋不仅是用粮食做的,更是用良心做的”。谈到传承,他真诚地说道,“这门传统技艺,我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
耕读传家远。走进靳继宏家中,进入眼帘的便是数幅书画作品。靳继宏的父亲靳守恭老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学会理事等,作为隆德农民画的开拓者,他画作或立足实际、朴实真挚;或以小见大、引人深思。同时也教授带动更多人进行农民画创作,有如“乡野派”画家,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如今,一家人仍在身体力行继承家风、传承文化。
走访入户结束后,实践队围绕“如何挖掘乡村振兴经验”“如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议题开展研讨会,结合实际,聚焦点面,畅所欲言,共学共悟,以提升采访拍摄、记录宣讲的本领,涵养爱乡爱土、服务桑梓的家国情怀。
五育课堂帮扶 点亮希望之光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鼓励乡村中小学生努力学习成才,实践队在张树村开展教育帮扶实践。前期,实践队同厦门大学挂职干部、驻张树村第一书记戴立欣进行联系,深入调研张树村教育现状,了解中小学生教育需求,精心筹备多彩课堂内容。
开展素质拓展,浸润“美育”“体育”。队员们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结的历史底蕴并教授其编织中国结以将美育带进大山;教授孩子们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以接受体育提升身体素质。朋辈经验分享,激昂青春理想。队员们开设了以“大学生活”“读书的重要性”“学习经验”为主题的三个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享大学生活,激发孩子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总结学习经验,指导孩子们如何高效学习,并现场组织思维导图练习。
体验科普实验,点亮科学之光。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从“化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化学”“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四个方面为孩子们普及了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引领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安全有趣的化学实验——制作熔岩灯和点亮碳量子点,点亮孩子们心中科学之光,指引他们探索科学新知、发扬科学精神。
支教活动结束后,实践队给每个孩子分发写满鼓励与祝福的明信片,饱含对孩子们学有所成、为家乡和祖国做贡献的期许。而孩子们 “回信”中一字一句中皆是真挚感谢和不舍感情。
追溯红色足迹,传承文化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段辉煌而壮阔的红色印记永远与宁夏山川相融合。晨光微熹,队员们向着“红军小道”进发,沿途观摩学习“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懋功会师”等长征途中经典场景雕塑群,队员们仿佛感受到团结一致、势如破竹的气势穿越时空而来,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参观一件件历史文物,感受历久弥新的英雄本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重走长征路,队员们真切领略“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深远内涵,更立志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千年古县、文化隆德”。隆德县不仅有着鲜明的红色文化,也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文化遗产作出重要指示,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步入隆德县文化馆,一幅幅古典书画、一块块特色砖雕映入眼帘,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意义所在。行至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魏氏砖雕展示馆,第五代传承人高银燕为队员们讲解了砖雕的历时、工艺和寓意,队员们真切感悟到砖雕背后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历经千年风雨的文化扎根在高原黄土中,革新于新时代,队员们穿梭在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体验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感悟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五天的山海行,实践队进行走访入户、教育扶贫、红色研学等活动,跨越山海讲好中国故事、书写闽宁情谊、赋能乡村振兴、重温红色历史、传承文化遗产。队员们定将实践期间所学所悟、所思所想进一步转化为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砥砺奋进、凝心聚力,贡献青春力量。
(厦门大学“化被万方”校级重点实践队)